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要闻

留学低龄化促中国部分城市“国际班”走俏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4-4 点击数:2796

本网讯(新华网消息)如今,中国留学生低龄化趋势明显,国内一些城市的学校纷纷开办国际班,一方面为准备赴外就读的学生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让校方赚的盆满钵满。有业内人士认为,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国际班能否改变中国留学生低龄化趋势仍是未知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些具备条件的城市家庭希望将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更好教育。近些年来,低龄留学生的人数增速加快,但低龄化也让人对孩子们年幼出国能否适应国外学习生活,能否健康成长产生忧虑。

 

   北京的某私营公司老板张华(化名)将儿子高中时就送往加拿大。由于儿子长期一人在外生活,学习、生活自控力不足,花费不菲不说,预科班就读多年都未能顺利进入大学,后来进入大学,但毕业之路又很艰难。儿子回国后性格孤僻,工作中也难以融入同事中。

 

  本科出去,回来还是你的孩子;高中送出去,回来不一定还是同一个人。尚易国际教育总裁盖文描述了不少低龄留学生家庭常常出现的问题。

 

   北京市三十五中国际部主管校长王红军认为,15岁到18岁的低龄留学阶段,孩子青春期的价值取向、生理变化等方面的变化非常快,这时孩子最需要的也许不一定是最好的学校,而是亲情。

 

  我曾进行过调研,许多低龄留学生中抗挫能力、独自解决困难的能力普遍不。低龄孩子出国留学,很难过语言关、生活关、学习关。而在国际班提前学习,有利于出去以后尽快适应国外生活。甘肃省兰州市某省级重点中学一位副校长说。

 

   王红军认为,对学校而言,国际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借鉴西方成功经验和优势,进行教育教学的深度改革,转变中国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理念,希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突破。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生建学认为,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推动中国办学体制改革,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国际班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让外界关注。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国内中学国际班最大的问题在课程设置,因为其实最初国际班多由留学中介主导,很多课程就成了大杂烩。同时,由于缺乏准入机制,一些学校纷纷通过建设国际班来发国际财,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据甘肃省兰州市某重点中学教师刘旭(化名)透露,目前该校国际班每年学费一般在5万元,有3个国际班,每班50人左右。因此国际班的学生往往被外界认为是富二代,而学校也由于国际班的学费获益颇丰。

 

   记者了解到,该校国际班的毕业生中被美国、英国顶尖高校录取的学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学生申请的高校属于普通高校。

 

  学校是公立中学,国际班吸引了不少优秀教师,这是变相挤占公共教育资源。该中学普通班学生家长刘小玲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秦琳认为,国际班需要在课程准入和课程设置方面有权威指导、监督机制,并设置有效退出机制,如此有助于规范国际班办学。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23428;累计访问人数:890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