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20日,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与广州新智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组织广东15所民办学校代表共35人,赴马来西亚开展为期5天的交流访问。此次访问以“产教融合筑平台,科教出海通东盟”为主题,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战略部署,响应教育部“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通过出席国际展会、走访名校名企、搭建合作平台、签署合作协议等系列活动,为中马教育与产业合作注入新动能,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提质增效。
11月17日,首届东盟国际服务贸易博览会(AIFTIS)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隆重开幕。作为东盟首个以服务贸易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盛会,展会由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MITI)联合马来西亚服务商联盟主办,聚焦“从贸易逆差走向引领——提升东盟服务业生产力”主题,为中马教育服务贸易合作提供了权威高效的对接载体。
代表团全程参与展会开幕式及系列活动,依托广州新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教出海直通车”平台精彩亮相。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与代表团成员亲切合影,彰显了马方对中马教育交流合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耀荣在交流中表示,广东民办教育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将借助东盟服贸会平台,推动更多优质教育和产业向东盟延伸,以教育交流夯实合作根基。
展会现场,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新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曹长林,中心总经理张腾代表团队与马来西亚政府组织、东盟多家国际机构及顶尖名校集中签约。此次签约重点推进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智能建筑领域的国家级培训项目,契合东盟数字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需求,将通过“产教场景+课程共建+认证培训+人才输送”模式,为中马培养国际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中马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校地携手建平台 合作迈入体系化
11月18日,代表团一行走进马来西亚顶尖综合性大学拉曼大学,成功举办中马教育创新研讨会,并同步举行“大湾区-东盟新兴产业学院”和“广东-东盟教育创新发展(吉隆坡)中心”成立仪式,标志着中马教育合作从零散对接迈向体系化共建的新阶段。拉曼大学以97%的高就业率和深厚的中马合作基础著称,两大平台的落地进一步夯实了双方合作根基。
曹长林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这两大平台是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依托“科教出海直通车”的资源优势,将中国的教育资源、精良师资、产业技术、发展经验与东盟的发展需求精准匹配,打造“人才培养-实习就业-产业升级”的闭环生态,让产教融合成为中马合作的坚实桥梁。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冯小宁表示,希望加强与包括拉曼大学在内的马来西亚高校多方面合作,培养中马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
两大平台的建设精准契合马来西亚《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其中,大湾区-东盟新兴产业学院将引入中国优质高校课程体系和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技术标准,构建“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就业输送”的闭环培养模式;广东-东盟教育创新发展(吉隆坡)中心作为实体运营枢纽,将承担政策对接、项目执行、人才服务等功能,为中马高校及企业合作提供一站式支撑。
活动现场,拉曼大学还分别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广州东华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签署合作协议,覆盖本科衔接、专本联通、研究生联合培养、短期交流和交换生项目等多个维度,以科教为桥,深化产教融合,共绘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新蓝图。
名校名企深对接 全链条合作促共赢
本次访问打破传统校际合作模式,构建起“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产业就业”全链条合作生态,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及产业对接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高等教育领域,代表团先后走进QS世界排名第58位的马来亚大学和马来西亚SETARA 6星优秀大学亚太科技大学。在马来亚大学,代表团听取了该校科技中心负责人关于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的项目介绍及中马院校合作项目说明,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在亚太科技大学,何副校长出席座谈会,与代表团就本科生交换、本科学历衔接、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深入探讨,双方互赠礼物并合影留念,传递了深化合作的真挚意愿。亚太科技大学拥有13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将为广东学子提供国际化成长平台。
在基础教育领域,代表团走访了东南亚华文教育标杆——槟城钟灵独立中学。这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学府秉持“崇德尚礼、传承中华文化”的办学理念,是东南亚第一所全面采用剑桥英文课程的华文独立中学。在校长吴维城的引领下,代表团参观了校史陈列馆、华文教学示范课堂、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详细了解学校在课程创新、师资培养、中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双方围绕“华文教育传承与国际人才培养”主题开展专题研讨。广州市香江教育集团总校长邹连文代表广东民办中学校长发言,称钟灵独立中学的经验极具借鉴意义,期待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师资互访、学生交换、课程共建等形式,共同培养兼具文化自信与国际竞争力的新时代青少年。槟城华校教师会主席准拿督罗月清校长和钟灵中学校友会副会长杨征家高度肯定此次访问的重要意义,强调华文教育是连接中马两国人民的精神纽带,希望以教育合作为抓手深化文化互信与民心相通。
产教合作对接同样成果丰硕。代表团走进马来西亚精密制造标杆企业NSW Automation Sdn Bhd,该企业2022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93.43%,精密点胶技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领域。企业市场总监介绍了全球业务布局与技术创新成果,人力资源经理分享了“企业需求导向的定制化育人”模式。双方围绕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入探讨,推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产业升级”双向赋能。
文化交流增互信 续写合作新篇章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走进吉隆坡茨厂街、槟城孙中山纪念馆,在参观中感受中马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蕴,增进对当地历史人文的理解。在多场校际交流活动中,双方围绕教育管理体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深入探讨,分享经验、凝聚共识。拉曼大学校长拿督尤芳达教授高度评价此次合作,认为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与广州新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务实举措,为马来西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搭建起中马人文交流的坚实桥梁,契合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要义。
此次马来西亚之行,是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与广州新智生产力促进中心践行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广东民办教育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的责任与担当。参加本次访问的学校包括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等15所民办院校。未来,双方将以两大核心平台为支点,持续深化中马教育与产业协同,推动教育标准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产业对接精准化,让广东民办教育成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典范,为中马关系新的黄金五十年谱写绚丽篇章。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