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学校本科招生宣传工作部署,拓宽优质生源渠道,深化与重庆地区生源高中的精准对接,持续提升学校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11月10日起,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招生宣传团队兵分三路,先后跨越山海奔赴重庆,足迹遍布重庆市区、璧山、荣昌、涪陵、忠县等多个区域,累计走访 16 所重点中学。团队以 “一省一策” 为指引,用脚步丈量责任,以真情传递温度,在巴渝大地奏响校地协同育人的动人乐章,为学子搭建起连接沪渝的 “成才之桥”。
校领导领航,沪渝携手谱育人新篇
11月14日,副校长陈伟、校长助理兼学生处处长张巍、招生办主任张磊与商学院党委副书记俞海燕一行,专程前往具有 118 年办学历史的重庆市璧山中学,开启一场跨越千里的教育 “双向奔赴”。璧山中学全体党政班子热情接待,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校际协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洽谈。
璧山中学党委书记廖万华详细介绍了学校的百年积淀与教育特色。作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全国首批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该校秉持“璞石化璧,厚学如山” 的核心理念与 “正心、博识、卓能、强体” 的校训,在科技教育、校园建设等领域成果斐然,始终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
我校副校长陈伟随后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她表示,此次交流是一场期盼已久的“教育对话”,两校育人理念高度契合 —— 璧山中学的校训勾勒出学子从品行到才干的成长轨迹,我校 “感恩、回报、爱心、责任” 的校训则诠释了青年步入社会后的使命担当,形成完美的育人 “接力”。双方约定构建长效交流机制,打造 “中学-大学” 无缝衔接的成长平台,既为璧山中学学子铺就更宽广的发展之路,也通过洞察中学教育需求反哺大学人才培养改革,实现 “选好材” 到 “育好才” 的闭环。
洽谈会上,我校正式在璧山中学设立“建桥领航教育基金”,这也是我校在川渝地区设立的首家教育基金。基金将用于奖励创新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师生、支持学校特色教育活动,让校地合作真正惠及教学一线,形成协同育人的良性循环。本次交流洽谈以“立德树人” 为初心,以长江为纽带,巧妙串联起沪渝两地的教育情谊,实现一场教育的“双向奔赴”。未来双方将在师资交流、育人实践等方面持续拓展,携手书写教育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骨干聚力,匠心宣传显责任担当
商学院6 名教师组成的重庆招生宣传团队,是此次赴渝工作的核心力量。在学院党委副书记俞海燕的带领下,刘美霞、张纪安、杨敏、冯慧丽、杨孟杨等老师分工协作,克服山路崎岖、行程紧凑、地域跨度大等困难,足迹遍布重庆市区及璧山、涪陵、忠县、大足、奉节、荣昌等地。每到一所中学,老师们都与校领导、高三班主任展开深度座谈,凭借专业视角全方位展示学校的办学实力、学科特色、育人成果及招生政策,针对专业选择、录取规则、就业前景等师生关切的核心问题细致解答,为中学与高校搭建起清晰高效的信息桥梁。
商学院专任教师刘美霞负责的荣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与张纪安老师组成专项小组,短短数日,两人马不停蹄走遍荣昌 5 所中学,从政策解读到疑问解答,全程默契配合、高效推进。
商学院重庆招生宣传团队以专业的素养、务实的作风和真诚的态度,让受访的中学师生对上海建桥学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传递了学校对巴渝学子的殷切期盼,为区域招生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精准定制,真诚对话筑成才桥梁
招生宣传的成效,始于精准筹备,成于用心沟通。商学院早在学期初便统筹部署,拟定专项宣传方案,组建骨干队伍,为赴渝宣传筑牢基础。团队严格遵循学校“一省一策” 策略,针对重庆地区教育特色、考生升学偏好及专业需求,量身定制专属宣传要点,彻底摒弃泛化宣讲模式。
宣传过程中,老师们始终以“贴近考生、贴合需求” 为核心,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改革举措、优势学科布局、产教融合特色、就业升学亮点等核心内容,结合往届重庆籍学子的成长案例、专业学习故事等鲜活素材,通过深度讲解、案例剖析等多样形式,全方位展现学校的办学实力与独特魅力。这种 “量身定制” 的宣传方式,让受访中学对学校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知,赢得广泛认可与高度肯定。
此次赴渝宣传实现了重点生源地的广泛触达与深度对接,不仅是招生政策的单向传递,更是与巴渝学子的“真诚对话”,搭建起 “中学-大学” 协作的 “连心桥”。下一步,商学院将持续总结经验,精准聚焦生源地需求,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让更多优秀学子了解建桥、选择建桥。
这个冬季,我们在重庆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满心期盼与有志学子在明年金秋九月相聚上海建桥学院,共赴未来之约。
(上海建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