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五年发展擘画蓝图。上海教育系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立足教育强国建设使命,结合城市发展需求深化思考与实践,一起来看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师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一线声音——
徐汇区教育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 浦正权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基于徐汇教育发展目标,结合学院“四个服务”功能及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学院的发展将定位于建设“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院”,通过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技术融合、教育环境重构、教育治理升级,培养未来教师、赋能未来课堂、涵养未来学生、引领未来教育,使之成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和思想策源地,成为未来教师成长的摇篮、未来教育研究的重镇、未来教育创新的高地。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党委书记 封萍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持续深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相结合,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把准办学方向。党委组织干部、党员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聚焦“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要求,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加强思政教育,用人工智能赋能红色校史教育,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二是完善机制保障,提升治理效能。结合相关文件修订议事规则,优化协调运行机制,谋划好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强化中层干部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
上海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陆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对未来5年国家的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落实全会精神,市二中学将以“立德树人”为根,筑牢思想引领阵地,引导学生在行走中了解国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以“创新驱动”为翼,对接科技强国战略,发现并培育学生的科技特长,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多元平台;以“文化传承”为脉,厚植家国情怀的精神底蕴,引导学生在文化中浸润,让“务本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校长 陈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西南位育中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中和位育”的办学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立足“科文互融、适位育人”路径,深化教改,创新课程与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科学教育激发创新,构建新型课程;以文化涵养筑牢根基,提升学生素养。同时用数字化赋能治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心理健康与家校社协同机制,打造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西安样本”。
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李慧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部署,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统筹安排为基层学校指明方向。田林三中立足新阶段,要心怀“国之大者”,把握时代与发展需求,将学校发展融入强国建设,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全会精神学习宣传,以实干笃行书写新时代基层学校的使命担当。同时要主动对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将全会精神贯穿于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全过程,进一步聚焦思政教育、创新教育与数字赋能,以党建指导实践,提升协同育人实效,激发办学活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徐汇区学生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钱文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教育工作锚定了航向。中心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结合区域特色积极实践:一是依托徐汇丰富文化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校外实践,打造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活动品牌,助力青少年成长;二是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合作,共建青少年科创实践基地,为培养创新后备人才筑牢根基;三是持续建设具有“五育融合”特色的项目,让每个青少年在活动中发展特长、在体验中收获成长;四是重点打造“AI+”数字课程和活动矩阵,构建多层次人工智能学习空间,实现优质资源全域共享。中心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校外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为建设徐汇教育强区贡献力量。
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王卿
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在行动。我们要强化学习宣传,通过中心组学习、辅导报告等形式,引导教职员工凝聚共识。需结合单位实际科学地编制“十五五”规划,将目标拆解为具体项目,层层压实责任。要聚焦“双减”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等难点,更要紧扣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核心,优化培养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拿出实招求突破。新征程已开启,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坚守初心,锐意进取、实干担当,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新篇章。
建襄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陈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新蓝图,指引了新征程。建襄小学将全会精神融入办学实践与治校细节,凝心聚力推进“十五五”发展。学校将锚定新坐标,服务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区域战略,融入徐汇相关示范区建设,依托优质资源强化科学教育,为创新人才奠基;激发新动能,深化内涵发展。坚守“教好每一个学生”初心,以培育“三之”少年为目标,深化情感教育,激发教师活力,以科研引领创新,输出“建襄经验”;开拓创新实践,谱写发展新篇。推动全会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我们将锐意进取,实干笃行,奋力谱写建襄小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光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曹庆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犹如灯塔,为“十五五”的发展锚定了方向,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要求。我们将紧扣时代脉搏,传承“光启”精神,聚焦科技创新前沿,依托学校“云志汇•科创中心”这一新平台,推动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科技教育品牌。同时,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我们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徐汇区光启小学在“十五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具有科技自立自强精神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紫薇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 项洁云
置身学前教育一线,我深切体会到: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地;对幼儿园而言,就是把“儿童发展优先”写进每一间教室、把“群众满意”落到每一户家庭。我们将“六个坚持”转化为“三个一”行动:打造一支“师德示范、专业过硬”的教师团队,继续构建“生活化、立体化、生态化”的生命教育园本课程,探索一条“托幼一体、优质共享”的社区服务路径。让每位幼儿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让每位家长收获可感可及的幸福,用红色匠心守护童年,以高质量学前教育为“十五五”贡献最温暖最柔软的起点力量。
梅陇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龚娇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绘就新蓝图,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立足“凌云”之地,当有“凌云”之志。我们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以建园35周年为契机,奋力书写“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且优质的学前教育”答卷。围绕“慧思、乐言、美行、隆志”的幼儿培养目标,把徐汇的科创基因、文化基因启蒙融入“美行教育”特色课程,在游戏与生活中培育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深化“微光工程”教师队伍建设,激发“聚微光、成星河”的育人情怀,以专业团队保障保教质量;构建家园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提升园所治理效能。
长宁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沈满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明确指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促进思政课堂和社会课堂有效融合”。新时代的“大思政课”建设,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渔人之利革命,必须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系统化、协同化、智能化的治理思维,破解育人难题,重塑育人格局。长宁区作为上海市“大思政课”重点实验区,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将全会的精神要义,转化为区域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落实全会精神,关键在于“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对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一以贯之地落实党组织的主体责任,一以贯之地推进育人方式的深刻变革。
上海市西延安中学党总支书记 凌莉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我将从四方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党政融合,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二是注重队伍建设,夯实师生政治思想教育基础。三是推进数智化赋能。打造数智党建、“AI+学科”的模式,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四是锚定立德树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五育协同,凝聚校家社育人合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绿苑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周鹤珍
近年来,绿苑小学始终锚定“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目标,以“1+4+N”数字化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红色研学、智慧课堂等实践,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与创新素养。下一步,我们将以钉钉子精神继续抓好三项落实,切实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转化为育人实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后备力量:一是深化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用好上海红色资源,筑牢学生思想根基;二是升级科创教育平台,对接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拓宽跨学科实践路径;三是健全校家社协同机制,解决民生急难愁盼,让教育成果更公平,更惠及全体学生。
愚园路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金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是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幼儿园是我们的重要使命,我们将坚决贯彻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办园治校全过程,深化党建引领与保教工作的有机融合,以生动活泼的育人活动浸润幼儿一日生活,让爱党爱国情怀在童心中生根发芽。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让每一个儿童获得自主生活、自然学习、自信成长的快乐童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根基。
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堵琳琳
作为区域教育研究与指导核心机构,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研究、培训、指导、服务”职能,筑牢区域育人根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教师素养提升,关键是育人模式创新。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三方面发力:一是构建“数智赋能”研修体系,围绕数字中国建设要求,开展智能教学专项培训,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二是深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发区域特色案例,把全会精神融入日常教研;三是立足科学教育等前沿方向,探索课程教学新路径,促进教育均衡与质量双提升,以实际行动践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使命。
静安区教育学院科研室 盛影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发展蓝图。作为党员教师,我必须将个人工作置于国家现代化宏图伟业中审视,其核心在于“顶天”与“立地”的结合。“顶天”,即要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的战略要求,以此作为区域教育科研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立地”,则是要将宏大战略转化为具体的科研实践。作为科研员,我的主责是服务区域学校与教师。今后,我将通过深化课题研究、优化科研培训、搭建学习共同体等方式,切实将国家蓝图转化为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施工图”,以扎实的科研创新与服务,为静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虹口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汤国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学院上下快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学院要以此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出台的各项教育新政策,结合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工作党委“十五五”规划,坚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聚焦全国科学教育试验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上海市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等重点项目,制定学院的“十五五”规划,细化任务清单,强化跟踪问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学院智慧和力量。
上海市北郊学校专职党务干部 刘佳妮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写进办学基因,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钉在课堂黑板上。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聚焦“衔接”痛点: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体系、跨学段教研共同体、红色研学线路……让孩子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在“立德树人”同一频道奔跑。在深入学习领会的基础上,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学校具体工作中:红色课程走出教室,走进红色纪念馆、实验室、田野间;上好中小学思政课,把全会精神进教案、进作业、进评价;党员“结对赋能”,一名党员认领2-3名有成长需求的学生,定制学习方案、跟踪听课评课,精准提质。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使命,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四川北路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 倪文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作为小学党支部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必须把全会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带领全体教职工守正创新、实干担当,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成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要深刻把握全会“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原则,始终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具体育人实践。通过家长会、家校开放日等渠道,向家长传递全会关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凝聚家校育人共识,让教育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个孩子。
四川北路第一小学科研室副主任 陈毓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明确了教育在强国建设中的根基作用,让我深刻认识到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关乎“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根基。结合全会精神,我将认真履职尽责,在分管的学校科研、见习规培、教材征订、规划自评等工作中,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为导向,推动科研与教学融合,把数字技术应用融入见习规培,严把教材育人导向,通过规划自评优化育人机制;主动参与教研改革项目“小班化教学研究”等,聚焦因材施教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助力构建“学有优教”的基础教育体系,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
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陈冬发
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区属高职院校,闵职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六个坚持”重要原则,聚焦上海“3+6”产业发展、闵行“4+4”产业布局和“一南一北”战略部署,全力谋划好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精准对接,切实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工匠精神、劳动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以“强服务、重贡献”为导向,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办学目标。
闵行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潘蓓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方向,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动员和总部署。闵行区教育学院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确保学院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本职,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科学谋划学院“十五五”发展,将国家战略与闵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教育强区建设贡献基层智慧与力量。
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 周小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为校外科技教育指明了实践方向。活动中心将以全会精神为引领,锚定“五大中心”功能转型,筑牢青少年科创培育根基。以新一轮五年规划为行动纲领,推动少科院科创课程升级、工程院实践项目创新。紧扣闵行教育“信息化、个性化”路径,发挥“校外教育场景的数字化实践中心”作用。立足“教师指导”与“人才培育”中心定位,联动校社资源开展科创导师研修。活动中心将坚守“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理念,以科技实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有本领、有担当”的科创后备力量,办让闵行人民满意的校外教育。
闵行区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党支部副书记 程思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闵行区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党支部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推进实践基地新的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实践基地将以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培育时代新人为核心使命,全力助推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精准服务学生全面成长,将实践基地打造成为集教育性、实践性、创新性于一体的高品质校外劳动教育场所。
上海市七宝中学党委书记 朱靖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使我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明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内涵。高中教育尤其需要锚定“育人本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兼具家国情怀和创新素养的时代新人。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厚植家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根基,通过健全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高中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机制的关键学段,建立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对应的科技教育育人体系,为国家输送优秀储备人才是学校未来重要任务和使命担当。
上海市闵行中学党委书记 乔慧芳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让我对闵行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路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全会明确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原则,既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遵循,更是基础教育践行使命的行动指南。下一个五年,恰逢学校百年校庆,这是传承文脉的节点,更是改革奋进的起点。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引领,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全过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创建科学高中为抓手,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对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要求,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新人,以百年积淀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闵行实验西校、古美学校党总支书记 王静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切感受到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更为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方向。我们要将“治理现代化的宏大命题”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聚焦“教育强国”时代使命,做“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笃行者”;通过完善“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着力推动科学精神、创新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融合,使校园既是求知的殿堂,也成为制度自信的培育基地、时代新人的成长摇篮。我们坚信,高效的治理能够为每位师生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
莘庄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实验幼儿园园长 郁亚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蓝图,为学前教育指明了深耕的方向。幼儿园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继续关注智能技术对课程与幼儿的双重影响,在课程实施中引入AI互动,在教育伦理背景下,实现真正的“教育赋能”,坚守“儿童本位”,让技术陪伴幼儿,激发探究欲、培养创造力,让幼儿在人机协同中,学会思考、辨别与节制,确保技术的温暖度。治理现代化与智能化的终极目标,是赋能于每个鲜活生命的茁壮成长。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未来的下一代,这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对国家战略最扎实的回应。
(上海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