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北京海淀区“百校百剧”第十赛季比赛在北京实验学校礼堂举行。作为国内首创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舞台情景剧项目,百校百剧第十赛季继续创新,以“AI+安全教育”为框架,10所参赛学校均采用AIGC进行灾害场景构建,并积极尝试AI智能体参与安全知识讲解和舞台互动演绎。
多元剧目聚焦安全,实景演绎筑牢防线
10所参赛学校按序登台展演,剧目题材紧扣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心理健康等多个灾害类型,内容贴近校园生活与社会热点。石油附小的《花粉王国奇遇记》聚焦花粉过敏防护,用奇幻剧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上地实验小学的《电动汽车惊魂记》模拟电动汽车着火场景,传递应急避险技巧;万泉小学的《守护校园》围绕校园反恐展开,倡导共建平安校园;二十中的《防不胜防》则以禁毒为主题,警示青少年远离毒品危害。此外,学生欺凌防范、危化品安全、燃气泄漏应对、电信诈骗防范、交通安全等热门安全话题,也通过戏剧形式得到生动呈现。
每部剧目表演结束后,来自各校的学生评委现场举牌打分,充分体现了“安全文化+亲身参与”的项目理念。参演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和准确的表达,将安全知识融入剧情演绎,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专家评审专业赋能,AI创新奖首次设立
本次比赛邀请了业内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为赛事保驾护航。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教授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与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院、北京市999急救中心、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多位专家一道,从剧情设计、安全知识点呈现、艺术表现力、AI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专业评审。
张强认为,“海淀区教委没有把安全教育停留在口号中,而是坚持用‘艺术+科技’的创新形式,让安全知识‘活’起来,让安全教育既有‘科技感’又有‘温度感’”。
作为第十赛季的一大亮点,本次活动首次设立“AI创意奖”,表彰在剧目创作中巧妙运用AI技术、实现灾害场景模拟或AI角色互动的优秀作品,标志着“百校百剧”AI时代的创新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激烈角逐,现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5名)及AI创意奖(3名)。
多方协同持续深耕,打造全国安全教育标杆
海淀区教委安全保卫科副科长贾宁杰表示,第十赛季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百校百剧”迈入AI时代元年。十所参赛学校的安全舞台剧,均采用AIGC技术进行灾害场景构建,部分学校还实现了AI角色与师生的同台互动演出。另外,区教委将协同学区、学校三级发力,将今天参赛的精彩剧目,结合明年安全教育主题宣传日,进行“线上+线下”多轮展播,并评出“最受欢迎奖”!让百校百剧走进校园、走进更多孩子们的心里。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校长文伟表示:“我们本次参赛的是心理剧《心墙之内》,师生们经过认真准备、努力拼搏,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感谢海淀区教委给我校孩子们的参赛机会和创新的安全宣教模式,希望百校百剧越办越好。”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参赛学生刘东洋表示:“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安全舞台剧的展现,我们专门成立了AIGC小组,负责设计PPT背景图和AI互动视频,我们AIGC小组结合参赛作品中共设计了3套AIGC图片和视频,既能展现灾害场景,又能结合舞台演员的表演,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中关村三小三年级学生赵一果表示:“这次作为学生主持人参加活动特别激动,全程看完10部安全短剧,感觉收获很大。百校百剧的每一个故事都特别生动,很多情景让人紧张难忘,我学到了很多安全知识,回去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也成为安全能手!”
教育部、应急管理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海淀区教委等单位相关领导,以及来自教育、应急管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活动。(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