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上海杉达学院消息)11月3日下午,上海杉达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作题为《从四中全会看我国经济运行与政策趋向》辅导报告。校党委书记李蔚主持学习会并讲话。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王磊,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组宣处处长于劲受邀参会。

盛松成分别从全面扩大内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国降准优于降息、降息仍有空间;新环境、新阶段下对人民币汇率要有新认识等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期间国家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阐释了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分析了在“十五五”新征程规划中推进相关事业作出的战略部署,以及我国经济运行形势和政策趋向。
陈以一表示,在“十四五”规划中的战略任务是打造高质量跃升新台阶,后续发展依然要遵循质量优先的原则,坚持高质量发展,力争高水平发展。我校聚焦“现代服务业”与“高品质城市生活”两大重点,推动学科专业布局、科研方向、服务面向及学生就业等与国家战略紧密衔接。依托数字技术牵引,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深度融合,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取得更加精准的定位与更显著的突破。
李蔚在讲话中结合学校实际,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三点意见,她指出,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全会精神对民办高校的战略指引,要把握“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聚焦“应用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使命,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的优势;二是要突出杉达特色,推动全会精神学习走深走实,通过分层分类学习、课程思政融合等方式增强师生认同;三是要锚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学校取得了升硕的重要里程碑,接下来要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新蓝图。
李蔚表示,我们要以学校“十五五”规划制定为契机,实现“三个精准对标”:对标国家战略,将教育强国、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部署融入规划;对标上海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挥产业学院优势;对标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制定上海杉达学院立德树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李蔚强调,当前我校正值迎接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谋划学校“十五五”之际,更应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凝聚全校上下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杉达作为,以实干担当书写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委各部门负责人,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出席会议。
教务处处长 侯晓静:
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全会对当前形势作出“夯实基础、全面发力”“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三个重要判断,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要乘势而上、迎难而上,将挑战与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公报提出的优化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等重点任务,对我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围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学校应在“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与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积极谋划。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科学制定学校“十五五”规划,坚定发展方向。
规划与科技处处长 李广:
科学制定并实施五年规划,已经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作为沪上首家民办非营利性高校,我们要坚持以五年规划为引领,确定未来五到十年发展的蓝图。就十五五而言,第一要锚定战略坐标,以国家导向校准杉达发展航向。对标十五五“教育强国”、“创新驱动”要求,立足沪上首家研究生教育民办高校实际,紧扣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锚定“数字技术+现代服务+高品质生活”核心赛道,建成“特色鲜明、本研协同、产教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第二要聚焦核心任务,立足校情破解转型升级发展关键命题。一是要推进学科升级,做强专硕根基,打造差异化优势学科群。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专本研贯通、产教研协同”育人体系。三是要打造质量标杆,建立本研一体化质量标准。三是要实现科研突破,聚焦应用研究、深化校企协同、强化成果转化,激活应用型科研内生动力。四是要强化服务提质,突出民生服务、产业赋能、国际拓展,精准满足上海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刚需。第三要筑牢保障体系,确保规划落地见效。强化治理保障、师资保障、资源保障和质量保障,建立规划落地与成果产出的工作体系与体制机制。我们要以十五五为契机,乘“申硕”东风,聚焦“学科做优、人才做强、科研做实、服务做精”,奋力谱写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管理处处长 王正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的教育事业描绘了清晰蓝图,其核心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服务支撑能力。作为高校工作人员,我深刻认识到,必须把法治精神与制度建设贯穿工作始终,提升人事工作管理能力和水平,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将制度执行力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为实现教育强国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徐霞: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深刻认识到全会为“十五五”时期擘画的“高质量发展”蓝图,为高等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五大专业特色,深化“党建+专业”融合路径。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助力旅游管理专业探索智慧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配合酒店管理专业强化“人工智能+服务”场景应用;协助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紧扣民生保障和智慧康养,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支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服务区域食品安全与生态产业链升级。未来,将以全会“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要求为动力,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以实干担当书写民办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奋进答卷。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江建慧: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果断抓住战略机遇,勇敢面对风险挑战和众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认真做好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上海杉达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广大师生应该,也一定能够为加快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杉达的力量。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仇润鹤: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应用》微专业负责人,要进一步做好教师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将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国家战略需求融入课堂,向学生生动讲述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意义,激发他们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要积极与校外集成电路企业交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共同为集成电路产业进步贡献力量。
外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史强: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认为外语教育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找准“方位坐标”,是时代所需;外语人才肩负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是时代所承。我们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优化学科布局,深化外语与数字人文、国际传播等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将国家战略“落地生根”,外语教育才能彰显时代价值。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皮凤英:
面对世界格局深刻变革与数字化时代浪潮,作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深感使命在肩。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业链深度融合,将创新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 周清芬:
作为民办教育工作者,更是培养新时代教育者的一份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用心坚守、踏实肯干,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以“挺膺担当勇争先”的精神状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推动宏伟蓝图的实现。
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陈敏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特别强调要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深感责任重大,发展机遇良好。工程学院将紧扣国家战略,积极推进申报第二轮硕士点学科建设,聚焦智能制造与城市更新等技术领域,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深化产学协同攻关,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产教融合,推动机器人与 AI、大数据深度融合,培养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科人才。学院将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将全会精神融入学院发展工作,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联合党总支书记 俞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国“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及时将全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通过透彻的学理分析和生动的实践案例,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与价值认同,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入脑”。
基础教育部主任 靖新:
四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围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六个坚持”进行了学习。在“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质量强国”、“文化强国”新的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各项工作任务,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立德树人,以新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专业,面向应用,为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以审核评估为契机,总结经验,释放活力,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嘉善校区、基础教育部联合党总支书记孙丹枫:
作为高校党总支书记,要以党建引领育人方向,将全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团结带领师生党员以学促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胜祥商学院金融系主任 吴过:
作为金融学专业教师,我认为金融教育要坚定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方向,紧扣国家战略,注重“投资于物与人紧密结合”理念,融合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实践,培养熟悉国际规则、深谙中国国情的高素质金融人才,维护国家金融利益。
沪东工学院分团委书记 杨馨怡:
我们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深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大计,锚定教育强国目标,在创新发展中守住育人初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最大力量。
国际医学技术学院辅导员 王刚:
我们要发挥制度优势,扎实推进就业工作,拓宽基层与新兴领域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将个人规划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基层与关键领域淬炼成长,以真才实学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