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5年长三角民办教育协作发展会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顺利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2025年度长三角民办教育协作发展工作成果,审议第五届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成果,并就“十五五”时期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教育厅(教委),部市共建民办教育协同发展服务中心、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等单位相关同志出席会议。

系统总结年度工作
审议通过大赛结果
会上,部市共建民办教育协同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熊莉娜全面回顾了2025年长三角民办教育协作发展成效。一年来,在三省一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协同推进下,区域民办教育围绕“一体化”与“高质量”两大主题,扎实推进十项重点工作:
● 举办第五届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形成以赛促教、示范引领的良好效应;
● 开展民办中小学校长沙龙,通过多元化的交流,构建了长三角民办教育持续交流的平台;
● 组织党建与思政骨干研修,聚焦前沿议题,有效提升参训骨干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视野,探索出有效的育人新模式;
● 组织跨区域专题调研等活动,深化政策理解与实践交流;
● 推动民办高校教学发展联盟建设,举办学术年会,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专业发展;
● 开展专题研讨、智库建设与行业协会协作,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协同发展格局。
上海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主任徐雄伟详细汇报了第五届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组织实施情况。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顾红亮,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崔春霞,浙江省教育厅总督学张悦,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卢鹏等领导共同审议并通过了大赛获奖名单。本届大赛共有76名教师参与决赛角逐,经过严格评审,共产生了10名一等奖、30名二等奖及36名三等奖。
三省一市深入交流
共谋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区域研讨环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教育厅(教委)相关同志围绕民办教育发展现状与挑战进行深入交流,形成多项共识:
● 在规范管理方面,各地将共同强化党建引领,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资金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守牢办学安全底线;
● 在特色建设方面,将推动民办高校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深化产教融合,鼓励中小学校在课程改革、科学教育等方面开展特色化探索;
● 在机制创新方面,将依托长三角协作平台,推动建立区域统一的民办学校评价标准、师资交流机制和信用共享体系,提升综合治理效能;
● 在政策协同方面,将针对民办学校退出机制、教师待遇保障、跨区域招生等共性难题,加强政策对接与经验互鉴,共同营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2026年协作机制将持续深化,重点围绕党建引领、教师教学大赛、专题调研、行政管理研修、年检协作平台建设、教学联盟拓展、行业协会联动等九大方向推进,进一步提升区域民办教育协同效能。
明确“十五五”发展导向
推动协作机制提质升级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民办教育处处长陈明君在会上指出,长三角民办教育协作机制是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是推动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平台,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地区在教育改革中的先行示范作用。同时,陈明君在会上就“十五五”时期长三角民办教育发展提出三点期待:一是推动协作机制从“协同”向“一体”提升。在现有协同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地域和机制壁垒,推动长三角民办教育形成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探索建立一体化的政策协调、资源共享和项目联动机制,实现区域民办教育在战略规划、制度设计和实施路径上的深度融合,提升整体发展效能。二是推动合作内容从“项目”向“规则”提升。在继续做好教师教学大赛、校长沙龙、专题调研等品牌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经验总结与制度升华。推动合作成果从零散化、项目化向系统化、标准化迈进,为全国民办教育制度建设提供长三角方案。三是推动工作方式从“常规”向“智慧”提升。 积极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长三角民办教育协作全过程。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学评价、资源共享、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打造智慧教育协作新范式,为全国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示范。
本次会议是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区域协作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长三角民办教育协作的发展成效与成功经验,深刻分析了新时期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了下一阶段区域协作的重点任务与发展方向。与会代表认为,要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协作、共谋发展,不断提升长三角民办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举办教学技能大赛总结交流
弘扬教育家精神
8日下午,举办了第五届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总结交流会。会议期间,三省一市教育部门负责同志共同为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举行了简洁而庄重的大赛承办工作交接仪式,标志着新一轮赛事筹备工作的正式启动。
(民智桐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