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协会新闻

《AI赋能教育消费——迈向“十五五”教育强国建设智库报告》发布

作者:abmin     发布时间:2025-11-11 点击数:1471

     本网讯(综合世界教育者大会消息)11月8日下午,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AI赋能教育消费:个性化升级、场景拓展与价值重构”主题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主办,国声智库和WWEC世界教育者大会组委会联合主办,上海东昊岚天会展有限公司承办,上海留学生企业协会、映魅咨询协办,SPBCN国际英文拼词大会、GE5教育、软科启点作为支持单位,寰启创影作为赞助伙伴,汇聚政府、教育、文化、科技、学术、企业、资本等多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社会精英人士,以教育为核心,围绕AI技术对教育消费的深远影响展开深度对话。

无标题.png

在此次会议上,国声智库、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世界教育者大会组委会联合发布,《经济窗》编辑部作为支持单位的《AI 赋能教育消费,迈向“十五五”教育强国建设智库报告———— 个性化升级、场景拓展与价值重构》(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国声智库执行主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徐蕴峰与WWEC世界教育者大会发起人、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副理事长、中欧校友教育行业协会副会长宋辉与统一教育集团董事长张德春共同启动《报告》发布仪式。该报告旨在系统回应“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教育强国建设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

《报告》聚焦“AI赋能教育消费”,探讨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消费市场向个性化、场景多元化和价值重构方向升级。AI技术将传统标准化教育消费转变为定制化“服务投资”模式,通过自适应学习、智能推荐和精准诊断实现“一人一策”,并拓展至家庭、职场等全场景,催生新消费形态。报告也指出数据隐私、算法偏见等同质化竞争挑战,并提出六大策略建议,包括纳入国家规划、建立监管平台、设立专项基金等,旨在促进AI教育消费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无标题.png

从“AI+教育”到“AI赋能教育消费”:视角的根本转换

《报告》指出,过去“AI+教育”多聚焦于教学供给端的技术应用,而当前阶段的核心转向在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消费”端变革。AI正推动教育消费从标准化的“产品购买”模式,跃迁为高度定制化的“服务投资”模式。这一转变不仅契合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个性化教育的迫切需求,更催生了一个有望在2030年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新兴消费市场,成为拉动内需、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

三大核心变革:构建AI赋能教育消费的“黄金三角”

《报告》系统提炼了AI驱动教育消费的三大核心变革:

个性化升级:依托大模型与知识图谱技术,AI实现从“千人一面”到“一人一策”的精准触达。通过全过程学情诊断、自适应路径规划与智能内容生成,学习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真正让“因材施教”走向规模化普惠。

场景拓展:AI打破课堂时空边界,将学习无缝融入家庭、通勤、职场乃至社交场景。AI伴学、沉浸式语言训练、智能职业规划等新形态不断涌现,学习正成为一种“全时空”的生活方式。

价值重构:教育消费的价值锚点从“知识获取”转向“能力投资”。按效果付费、订阅制服务、MaaS(模型即服务)等创新商业模式兴起,推动教育回归人力资本投资的本质。

直面挑战:安全、公平、监管与认知的多重考验

《报告》指出当前发展中的风险与隐忧:数据隐私与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突出;算法偏见可能加剧教育不平等;“伪AI”产品泛滥导致市场混乱;过度营销贩卖焦虑背离育人初心;教师角色亟待重塑;社会对AI仍存“技术恐惧”或“万能幻想”。

对此,《报告》呼吁建立国家级AI教育数据与算法监管平台,制定统一的产品认证标准,并将AI素养纳入教师培养体系,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策略建议:四维协同,共绘教育强国新图景

面向“十五五”,《报告》提出四大维度二十条具体建议:

宏观政策层面:将AI教育消费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设立专项创新基金;

产业发展层面:推广MaaS模式,打造“国家队”标杆企业,举办国际峰会提升话语权;

企业实践层面:坚持效果导向,探索“按效果付费”,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社会协同层面:加强科学普及,实施“AI教育普惠工程”,弥合数字鸿沟。

多元共治:构建“大会-智库-政府-产业”新生态

在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窗口期,《报告》不仅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前瞻性指引,也为民办教育机构转型、科技企业创新及家庭理性消费提供了权威参考。唯有坚持“以人为本、价值驱动、多元共治”,方能让AI真正成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时代新人的强大引擎。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87176;累计访问人数:9942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