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王佐书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各位朋友,各位同行: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的成立大会。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上海市教委为了更好整合行业组织管理职能,进一步增强上海民办教育行业组织的统筹管理能力,促进和规范区域民办教育发展,在原有民办高等教育协会和民办中小学协会基础上,吸纳民办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成立涵盖范围全面的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这是上海民办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并以我个人名义,向上海民办教育界的全体同仁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向刚刚推选产生的上海民办教育协会首届理事会、监事会组成人员,以及各位会长、副会长,监事长、副监事长,表示衷心的祝贺!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又是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各级各类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乃至信息化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上海民办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在数量规模上而且在内涵质量上,都有了较大发展,已成为上海整体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上海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国民办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在此,我也代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向长期关爱、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上海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朋友,以及一直在民办教育一线辛勤耕耘、呕心沥血的广大举办者、办学者和教育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朋友们,同仁们,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宏观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已步入一个新阶段。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的同时,民办教育的改革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管理制度,破解发展难题,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实现民办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民办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刚才,宣海同志从协会角度就如何做好这方面工作,作了很好的讲话。下面,我想就这个话题再谈几点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民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民办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切实加强民办教育统筹规划,积极引导民办教育形成合理结构,找准办学定位,实现科学发展。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努力成为多样化、选择性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大力发展民办学前教育,稳步发展民办中小学,积极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有序发展多层次民办高等教育,鼓励发展各类社会急需的民办非学历培训教育。在各级教育事业规划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要给民办教育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创设宽松的环境。
第二,要以更加包容的胸襟看待民办教育问题。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而事物变化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看待民办教育发展问题上,既要充分肯定其有利国家、造福社会的重要方面;也应看到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在其成长和发展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完善、不规范乃至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说,30年来民办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次要的;就全局而言,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民办教育的主流和基本面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也是健康的。尽管局部地区民办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些波折和新的困难,但从全国范围看,民办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充分。怎么看待和辨析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会左右着宏观决策的走向,影响到实际政策的效果。当前,在民办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要阶段,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应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消除对民办教育的歧视和偏见,以更加包容的胸襟,冷静研判民办教育发展形势,理智看待民办教育存在问题,立足促进、重在疏导,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帮助民办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民办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第三,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破解体制机制瓶颈。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温家宝总理在“全教会”上讲话指出:“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决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当前,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体制障碍和制度缺失。要从根本上解决法人属性不清、产权归属不明以及教师身份待遇不平等等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在体制创新上有所突破、狠下工夫。首先,需要各方面转变观念,充分认知发展民办教育的重大意义,全面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其次,需要尽快建立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民办教育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工作分工,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再次,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突出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切实搞好民办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包括适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民办教育长远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制度资源;最后,要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气概,加快改革进程,推进制度创新,及早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急迫问题,以保障和维护民办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确立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秉承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知快守慢,稳步前行。
第四,要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落实鼓励促进措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教育规划纲要》分别就如何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作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能不能将这些规定和举措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既关系到最高权力及决策机构的严肃性、权威性能否得到有力维护,也关系到民办教育的生存发展局面能否得到有效改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对既定的民办教育政策目标及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提出实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精心组织实施,力求取得实效。在贯彻落实民办教育鼓励促进措施时,务必要真抓实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切忌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杜绝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与此同时,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制定出台有利于本地区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五,要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去年11月份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全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确定的主题是“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推动民办教育优质发展”。我认为,这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所必须共同面对的核心命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已经基本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但是上好学的问题变得异常突出。在新形势下,民办教育应该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力争在提供多样化、选择性教育服务方面做得更好、走得更远。这是民办教育的历史责任,也是民办教育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办学者,必须进一步端正办学理念,调整办学定位,摒弃传统的外延扩张模式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路子,真正将学校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这就要求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办学者,始终坚持并自觉维护教育的公益属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兴教办学的根本宗旨和最高目标,做到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这就要求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办学者,持续加大办学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各项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质量、凝练特色、办出水平,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和比较优势。只有这样,民办学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联系、沟通政府与民办学校的纽带和桥梁,我认为在以上五大方面,各级民办教育协会都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愿意与包括上海民办教育协会在内的各地方民办教育协会,加强交流合作,增进互动往来,共同推进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后,祝愿上海民办教育协会各项工作越搞越好!祝愿上海民办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