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光明日报消息)10月25日,2025年上海民办高校体育文化节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崇明校区举行。本次体育文化节由上外贤达学院主办,沪上各民办高校共同参与,一同感受体育魅力,展现昂扬风采。
上午9时,体育文化节启动仪式在上外贤达学院学生的街舞和舞龙表演中拉开序幕。文化节设置体育竞赛与学术研讨两大板块,体育竞赛环节包含三分球投篮、趣味足球和拔河比赛三个项目,各高校代表团在比赛中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现场气氛热烈,充分展现了民办高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体育素养。最终,经过激烈角逐,上海建桥学院和上海立达学院代表队获得大赛一等奖。
当日上午10点,作为体育文化节重要组成部分的2025年上海民办高校体育育人论坛在上外贤达学院商管楼310会议厅举行。论坛聚焦“体育的独特育人价值与实践路径”,共同探讨新时代民办高校体育育人的路径与方向。上外贤达学院党委书记赵荣善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五育融合”育人路径,将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他特别提到贤达女子垒球队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中夺冠的佳绩,强调体育在锤炼意志、凝聚团队精神中的独特价值。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科处副处长时多指出,民办高校在学校体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要依托各自办学特色,探索符合实际的体育育人路径,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同时,将把学生体质健康纳入高校分类评价体系,推动高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
在主题论坛环节,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主任周战伟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奥运冠军钟天使结合自身运动生涯与成长经历,诠释了体育精神对青年品格塑造的深远影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秦曼分享了高校体育育人的“立信实践”,为民办高校提供可借鉴的落地模式;《光明日报》上海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颜维琦从社会与媒体视角,阐述了体育文化对大众生活的浸润价值;上海市体育局原副局长郭蓓在分享中强调,民办高校应“守正创新”,结合上海城市定位打造“以体育人”的样板工程。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会长薛明扬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体育是最生动的德育形式,能在集体活动和规则意识中培育责任意识与拼搏精神,要坚定“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师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