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学校特色 > 校园资讯

学校特色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校2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作者:abmin     发布时间:2025-9-22 点击数:347

     

    本网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消息)廿载芳华,岁月如歌;时光织锦,视觉成诗。9月21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校20周年大会在图文大剧场举行,各级领导、海内外嘉宾、校友代表及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回首峥嵘岁月,感怀立德树人,展望未来新程,共庆二十周年华诞的璀璨荣光。

    无标题.png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民办教育综合党委书记顾红亮代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对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并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感谢。他指出,自2005年建校以来,学校积极改革创新,逐步成长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声誉的艺术教育专门院校,在专业课程建设、艺术创作实践等方面取得卓著成绩,为上海乃至全国艺术教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提升办学质量,为强国建设作贡献:一是要把稳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建强学科专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紧密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布局,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需求适配度;三是彰显艺教特色,增强服务强国建设效能,坚持“强服务、重贡献”导向,围绕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对标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战略,围绕上海数字产业、文创产业需求深化改革,在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再谱新篇。

    无标题.png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董事单位、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袁正宏代表复旦大学向学校致以热烈祝贺。他表示,自200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校以来,复旦大学始终陪伴并支持学校从初创走向成熟。他高度肯定了学校以拓荒者的勇气和实干家的魄力坚守办学初心,以创新为动力,秉持校训精神,走出特色发展之路,赢得广泛认可。面对新时代对高等艺术教育提出的要求,袁正宏表示将珍视与我校的深厚渊源,并肩携手,与我校深化战略协同,加强学科共建,借助复旦多学科优势共筑面向未来的艺术教育体系;优化联动机制,推进资源共享,为师生创造更广阔的成长与发展空间;强化使命担当,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对接上海城市战略与文化需求,在服务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征程上携手奋进。

    无标题.png

    办学二十年,学校坚持“深耕松江”战略,在与松江区的地校合作实践中,共同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松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靖表示,二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艺术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松江经济社会发展。王靖强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松江大学城建设,致力于将其打造为高水平科创策源地和人才培养高地。她希望学校继续深化与地方的融合发展,共同打造校地共生共赢的“松江样本”,在服务区域文化繁荣和产业创新贡献更大力量。

    无标题.png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吴嘉敏在讲话中回顾了学校二十年办学发展历程,从一片稻田到如今的艺术教育学府,学校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忠诚·卓越·创新·和谐”的精神底蕴,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了一万五千余名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艺术人才,让世界看到中国艺术教育的创新力量。

    二十年风雨兼程,是奋斗的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点。吴嘉敏表示,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艺术回应时代、服务产业、传播价值,打破学科壁垒,紧贴科技与产业变革,坚持守正创新,走出一条“国内与国际教学资源融合、学术引领与行业实践协同、艺术创造与科技创新并举”的新路,不断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艺术院校”接续奋斗,书写荣光。

    由师生创作的视频《回家啦》和开场歌舞《正青春 再出发》拉开大会的帷幕。视觉人从各处归来,以艺术之名,赴廿年之约。一幕幕熟悉的校园场景,一次次温暖的相聚,青春洋溢的歌声与舞姿,演绎“梦在SIVA沃土上,向世界激情绽放”。

    无标题.png

    专题片《二十年,我们一起走过》以影像定格下学校从荒芜到繁盛的奋斗足迹。创校的前辈们日夜坚守、辛勤耕耘的身影映入眼帘,将观众带回那段筚路蓝缕却充满理想的创业岁月。大会现场,学校向光荣在校20年的教职员工和坐在他们中间的龚学平老校长致以热烈的掌声和鲜花,二十年来,他们始终坚守育人一线,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标题.png

    龚学平老校长在大会上深情回顾学校二十年发展历程。二十年弹指一挥,从艰难创业到硕果累累,每一段拼搏的岁月、每一次攻坚的艰辛、每一幕欢庆的时刻,都值得永远铭记,这是全体师生共同的骄傲,也是学校发展史上熠熠生辉的勋章。

    面对成绩,他亦坦言不应让掌声掩盖反思,也不应让荣誉模糊前路。在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中,学校曾经历的挫折与失误是持续的警示。他强调,唯有将教训转化为动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谋突破、以开放聚资源,才能在未来的征程中行稳致远,勇毅前行。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校后首任董事长、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薛沛建回顾建校之初“白手起家、日夜鏖战”的往事时,仍感到心潮澎湃,难以忘怀。二十年,创新创业精神,早就成为视觉人的底色,二十年丰硕的成果不是终点,而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

    在二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我校青年教师代表、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李炜铃分享了她与SIVA共同成长的故事,她将宝贵的舞台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反哺课堂,并在老校长的鼓励下继续深造,成为中国首位音乐剧声乐专业博士生。通过制度保障、资源倾斜和平台搭建,学校全力支持教师在学术探索、艺术创作与教学改革中施展才华,帮助他们持续成长为一支既有深厚专业素养、又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坚力量。

    二十年来,学校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精”的十六字办学方针,守正创新,在国内首创了多个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以创新为驱动,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25年,学校将原有八个专业学院整合重组成“未来设计学院”“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美术与文物保护学院”三大学院,打破专业壁垒,聚集教学资源,打造面向AI时代的“新艺科”育人体系和更强平台。大会现场向未来设计学院执行院长吴俊、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执行院长栾洪金、美术与文物保护学院执行院长石墨颁发老校长亲笔题写的学院牌匾,三大学院肩负新的使命,将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大会上,全新亮相的SIVA视觉标识格外引人注目。法国顶尖设计团队M/M(巴黎)工作室创始人、两位世界级设计大师马蒂亚斯·奥古斯蒂尼亚克和迈克尔·阿姆扎拉格以艺术语言为视觉献上“立足上海、连接世界”的美好祝愿。马蒂亚斯也来到大会现场,阐释了标识中蕴含的未来感与SIVA精神。这一符号,标志着SIVA新阶段的“视觉焕新”。

    二十年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持续推进国际化办学,深度融入全球艺术教育体系。建校之初,学校便汇聚全球顶尖艺术教育资源,成立了由意大利、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等大学专家组成的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并持续引进世界前沿艺术教育理念与学术资源。历年来,委员会专家为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今后,学校将进一步依托这一平台,开展深度课程共建、学术研究与师生交流,共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卓越艺术人才。

    校领导向28位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发放聘书,标志着学校与世界顶尖艺术院校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正如德稻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卓智先生所说,学校与德稻集团的合作,离不开对“创新”的坚守。从合作机制开始的探索突破,到国际大师领衔、项目制课程的系统构建,双方始终致力于将最优质的资源引入校园,未来更会书写“新艺科”的新篇章。

    校友代表、我校2011届毕业生梁晓芹的发言令现场动容。她出生于农村,家境十分艰难,凭借母校给予的勇气与机会,开启新的人生路。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和创业基金支持,却在毕业那年遭遇严重车祸,一度陷入绝望。在师生长期的陪伴与鼓励下,她重新站起,成功创业并持续回馈社会,鼓励更多人勇敢追梦。她表示,母校赋予她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直面逆境、传递温暖的勇气与人格力量。

    风味餐厅厨师马宝珍、马晓军父子温情登场,二十年来,他们的一饭一菜,温暖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青春记忆,诠释了平凡中的坚守。我校首届学生、英雄汪洋的母亲倪丽萍也来到现场。2006年11月,汪洋同学在校外见义勇为,在与歹徒搏斗中英勇牺牲,倪丽萍女士动情地说:“回到学校看到阳光朝气的孩子们,就像看到了汪洋。”而汪洋的精神,早已化作火种,感染激励更多学子。

    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许忠为大会献上《黄河颂》,并与我校教师、钢琴家宋思衡四手联弹,演绎《匈牙利舞曲》。多年来,我校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平台,与上海歌剧院等艺术机构建立合作,邀请名家大师走进校园,举办演出、工作坊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底蕴。

    植根中华文脉,传承戏曲薪火。在建校二十周年之际,学校正式启动“江南戏曲名家进校园”项目,汇聚京、昆、越、沪、淮及评弹、滑稽戏等江南戏曲名家,聘请他们成为学校特聘教授,实现传统戏曲进高校课堂,推动艺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王汝刚、李军、赵志刚、秦建国、华雯、梁伟平、萧雅、韩宜珈、舒悦等艺术名家登台,携手呈现了精彩纷呈的戏曲联唱,展现了中国戏曲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未能亲临现场的韩红、毛阿敏、史依弘、王佩瑜、黄豆豆、高博文、方亚芬、胡维露、罗晨雪等艺术家也通过视频发来祝福,寄语青年一代接续传统、勇于创新。龚学平老校长与朱自强董事长共同为艺术家颁发聘书,正式聘请他们担任学校艺术导师。他们将通过定期授课、工作坊和艺术创作指导等方式,助力构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让戏曲艺术在新时代校园中焕发新的生机,真正实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使命。

    无标题.png

    大会尾声,全场合唱《歌唱祖国》,在激昂的旋律中共同致敬伟大时代,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站在二十周年的新起点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重要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需学研产一体化育人生态,打造开放协同的艺术教育共同体。学校将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应用型艺术院校”的目标接续奋斗。

    这里有爱,这里有期待,这里有未来;这里有美,这里有梦,这里有光荣。愿每一位怀揣梦想的SIVA学子都能成为点亮时代的星火,在广阔的艺术天地中书写精彩人生;愿SIVA这座培育艺术英才的学府,永远作为传递美、传播创新的火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视觉力量!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32770;累计访问人数:94648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