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协会新闻

WWEC世界教育者大会举行首届银发经济论坛 胡卫作总结

作者:abmin     发布时间:2025-9-4 点击数:1282

 

本网讯(本网综合消息)WWEC世界教育者大会,致力于推动建设全球化的终身教育成长交流服务平台,把更多优质跨界的资源和力量赋能到教育行业,让教育行业向社会传递更丰富、更真诚、更正向的力量与声音。2025年8月20-22日,第11届WWEC世界教育者大会&GLEE全球生活与教育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

无标题.png

8月22日,2025第11届WWEC教育者大会·首届银发经济论坛成功举办。论坛包含2个开场致辞、6个主题演讲、1个圆桌论坛和1个会议总结。

论坛以“银发教育与产业融合”为主轴,汇聚老龄科研、教育、医疗、文旅、科技、投资等多领域重磅嘉宾,搭建跨学科、跨行业的高层次对话平台,为快速升温的银发经济厘清方向、凝聚共识,助力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落地。

当前,全球60岁以上人口正以每秒钟三人的速度递增,到2050年将突破20亿,中国届时老年人口规模更将位居世界第一。与数量激增同步发生的,是“新老年人”教育程度、消费能力和精神诉求的同步跃升: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线上学习平台用户倍增、银发博主成为流量新宠,无不映射出老年群体对自我实现、社会参与与终身成长的强烈渴望。在此背景下,WWEC世界教育者大会首次把视线投向银发族群,希冀以教育为支点撬动产业协同,以产业反哺教育升级,在人口结构深刻调整的时代关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的“银发动能”。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卫,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贾炜,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简大年,全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杨洋等十余位嘉宾同台发声,深度研讨。

无标题.png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简大年进行开场致辞。他以“养老服务供给温差、资源整合壁垒、标准体系空白”三句话点题。他指出:银发经济不是简单的“养老产业”,而是一场涉及科技、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的系统性变革。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正以开放的姿态,作为“资源撮合者、标准共建者、协同推动者”的角色使命,致力于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枢纽。当“秋辉”真的胜过“春阳”,我们迎来的,将是一个所有年龄都能发光的文明社会。

中央统战部“四好”党员、全国工商联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秘书长、优秀信息工作者、全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杨洋进行致辞。

杨洋用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全球与中国老龄化的纵深图景,强调终身教育是激活银发经济需求端的“总开关”,呼吁教育工作者以课程创新和服务升级撬动万亿级市场潜能。

主题演讲环节,六位嘉宾依序登台,从学术、政策、产业、技术、运营等多维视角为银发教育画像、为银发经济指路。

无标题.png

著名教育专家、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贾炜以《银发经济的“颜值”与“气蕴”——从老年大学需求旺盛谈起》为题,深刻诠释了老年教育背后的深层价值,呼吁社会重新认识“银发经济”——它不仅是应对老龄化的经济策略,更是一场关于生命价值重塑、社会认知更新与文明气度回归的文化变革。

他以上海老年大学的数据揭示了老年教育的“高热度”,同时数据表明,老年教育需求旺盛,供给严重不足。他指出,社会对老年人存在诸多“错觉”,这些刻板印象制约了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价格错觉、保健错觉、清静错觉、缓慢错觉。他说道:“年老并非远去,年老并未离开,年老就地重生,是生命的再次绽放。”随后,他引用“自我决定理论”,指出银发经济的本质是满足老年人的三大心理需求:自主需要、关系需要、成就需要。他强调,银发经济不应局限于“养老经济”,而应升华为“青春经济”“共融经济”“价值经济”。要从“缓慢衰老、廉价消费”走向“活色生香、幸福灿烂”,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不仅“不落伍”,更能“发光发热”。上海开放大学正积极行动:举办全国首届老年学习课程展,推动课程创新与产业对接;关注郊区农村教育公平;推动从“低价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提升老年人消费技能,防范养老诈骗。

贾炜认为,“银发经济的最高境界,是让社会在狂奔中为白发留一把椅子。”  这把椅子,要安全舒适,要雕花精美,更要承载“慢慢说”的文明气度。  他呼吁“老年人不仅是服务对象,更是发展主体。我们要让每一位老人,在时代的列车上,不仅跟上,更能发光。”银发经济,不是终点,而是新生命的起点;老年教育,不是消遣,而是价值的再创造。唯有如此,它才能真正拥有“颜值”与“气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知名老龄问题专家、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殷志刚在题为《银发教育政策与产业融合的路径》的演讲中,以其38年深耕老龄事业的深厚积淀,系统梳理了“银发教育”的概念内涵、政策逻辑与产业融合路径。

他指出,当前“银发经济”虽热,但“银发教育”尚未被充分定义,亟需从政策引导、产业协同与观念革新三方面破局,推动老年教育从“休闲娱乐”走向“赋能发展”,真正成为激活老年人力资源、促进社会共融的重要引擎。

知名银发经济研究者、中国网中国商务频道总监、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上海数智康养产业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梁长玉在题为《银发经济对教育培训的逻辑重构》的演讲中,以媒体人与市场观察者的独特视角,犀利指出当前银发经济产业面临的根本问题:企业对老年人群的刻板认知与真实需求之间的巨大错位。

他强调,银发经济不是“养老经济”的延续,而是一场由“新老年群体”驱动的消费革命,教育培训行业必须彻底重构其市场逻辑,从“服务老人”转向“赋能活力老人”,才能真正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

巨量引擎本地业务中老年教育赛道负责人曾建红在题为《银发教育平台营销趋势洞察》的演讲中,从抖音生态的底层逻辑出发,系统揭示了银发教育在数字平台上的流量密码、转化路径与商业机遇。

她指出,在6亿日活、人均2小时使用时长的抖音平台上,中老年教育正从“线下获客”向“线上闭环”转型,教育机构若能把握“内容+商品+营销”三位一体的电商化趋势,将有望在银发经济的浪潮中实现规模化增长。

上海老年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中心教研员、上海市老年课程研究与评估中心研究员、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教委赴疆、滇特邀心理教育专家、副教授蒋贇在题为《解锁老年创新创业的时代潜能与实践路径》的演讲中,以教育者、实践者与组织推动者的三重身份,深情而有力地揭示了一个被长期忽视的现实:老年人不是社会的“退出者”,而是可以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青年”。

她列出一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8亿,2035年将突破4亿,银发群体正迎来“第二黄金期”,却苦于缺乏通道而难以释放人才潜能。借鉴多国经验,她提出“银发×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通过银青组队、赛事孵化、资源对接等机制贯通教育、产业、资本全链条,探索AI赋能银发经济的新范式。

泰康之家副总裁、国家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理事、上海老年学学会理事徐晓欢在题为《银发经济生态构建与老年教育运营实践》的演讲中,以十年深耕高端养老社区的实战经验,全景式展现了泰康之家如何将“活力享老”的理念从愿景变为现实。

她通过“服务创新、教育实践、价值重塑、科技赋能”四大维度,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相:真正的老年教育,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生活;真正的银发经济,不是消费老龄,而是投资生命。

无标题.png

圆桌论坛环节以“共建共享:多方合作推进银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了来自旅游教育、康养产业、中医急救、高校创新创业四大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包括: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全国乡村振兴产教融合联盟(集团)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主任、教授、复旦大学国内访问学者宋柏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客座教授、上海老年大学退休职工大学旅游课授课老师、上海市退管会 “银齡乐学”公益文化课讲座老师李文军、东亚联合控股集团副总裁、上海市老年学会智库专家、民建上海市委参政议政一等奖获得者张子刚、加拿大著名华裔中医、"中医生命急救三分钟”技术标准化创始人、上海市南旎湾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忻自良。聚焦于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激活老年人的终身学习、健康自救与社会价值再创造,探索银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无标题.png

与会嘉宾认为,银发经济不仅是老年福祉议题,更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高校应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与社区需求对接中主动作为,企业则需在标准制定、场景创新、技术转化中持续投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协同的良性生态。

本场论坛深刻揭示了银发经济的本质——它不仅是消费市场,更是生命价值的再发现、社会角色的再定义与教育边界的再拓展。从“游学”到“急救”,从“创业”到“人才培养”,嘉宾们展现了银发经济多元而深远的可能性。

未来的银发经济,不应局限于“养老”与“休闲”,而应成为终身学习、健康守护、社会贡献与创新孵化的新高地。当教育真正服务于老年人的全面发展,银发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无标题.png

胡卫在总结发言中从国家战略、科技变革、社会结构、人性发展四大维度,系统阐述了银发经济为何是“一场星辰大海般的蓝海机遇”,并呼吁全社会打破对“老年”的刻板认知,共同构建一个尊重、激活、赋能老年人价值的新时代。

面对学前教育萎缩、义务教育人口减半的严峻形势,唯独银发群体持续增长——以上海为例,老年人口已达577万。胡卫强调:“其他领域在收缩,唯有银发经济是一片星辰大海。”他指出,当代老年人“不甘寂寞”,源于三大变革:科技革命带来红利,生产力解放释放时间,社会保障夯实基础。老年教育的本质,正从“生存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年轻人为他人活,老年人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他引用诺贝尔奖得主斯佩里“左右脑理论”提出,老年是右脑开发的黄金期,通过艺术、社交、写作等“右脑活动”,可实现“生命的完整与丰盈”。

针对发展瓶颈,胡卫提出三大破局方向:打破“纯老年”圈层,激发代际融合与创新活力;构建“全人教育”人才金字塔,释放老年人力资源潜力;打造“多元合一”教育生态,推动家校社协同、产学研融合、职普融通,完善制度保障。他呼吁道:“人人都会变老。关注今天的老年,就是关注明天的自己。”企业应思考“把产品变成课程”,教育者应探索“科学激发潜能”,全社会应共建尊重年龄、激活价值、赋能创造的文明生态。

胡卫在总结中指出,银发经济不是消费老人,而是投资生命;老年教育不是打发时间,而是重启人生。当社会为老年人搭台,收获的将是更完整的人性、更持久的活力、更温暖的文明——这正是“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终极体现。

现场汇聚近300位深耕教育领域的从业者、权威专家学者及热心老年教育的社会各界代表,活动热度爆棚、座无虚席,不少参与者甚至全程站立或席地而坐聆听;线上直播观看人次突破5000,线上线下深度联动、同频共振。这般热烈高涨的氛围不仅彰显了活动的吸引力,更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反响,进一步扩大了老年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影响力。

无标题.png

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将持续深化并拓展银发经济相关板块。后续,专委会还将策划举办银发领域创新创业大赛,诚邀各方伙伴共筑合作桥梁、链接优质资源,携手推动银发经济与老年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

首届银发经济论坛的圆满召开,标志着WWEC世界教育者大会正式将老年教育纳入全球教育创新版图。

本次论坛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开放大学作为指导单位,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教育服务专委会、WWEC世界教育者大会组委会主办,上海东昊岚天会展有限公司承办。

WWEC世界教育者大会大会持续搭建国际对话与产业协作平台,汇聚更多教育、科技、资本与公益力量,在老龄化浪潮中共同书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中国方案,为全球银发经济贡献东方智慧与上海样本。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46348;累计访问人数:9318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