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2025年中国校园长论坛在北师大珠海校区召开

作者:abmin     发布时间:2025-8-30 点击数:289

 

8月25日,2025年第一期中国校(园)长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开幕。本期论坛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共筑教育强国根基”为主题,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领导、知名校长、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地区的教育界同仁300余人齐聚一堂。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党总支书记严帅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孙红培在致辞中提到,北师大作为强化科学教育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始终走在科学教育的创新前沿,承担了建设教育部、科技、科学教育战略研究基地的重任,深度参与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计划”“国优计划”“国培计划”,打造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科学与工程技术教育学科共同体,搭建国际化科学教育交流展示平台。孙红培表示,中国校园长论坛的持续举办,既是北师大深度推动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现,更是将珠海校区打造成校园长培养“黄埔军校”、助力珠海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教育创新高地的关键举措。

珠海市副市长苏虎出席论坛并致辞。苏虎在致辞中提到,珠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履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神圣使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综合实力不断跃升。苏虎表示,中国校园长论坛通过每期深度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难点议题,不仅搭建了国内教育同仁高端研修平台,更创新构建了优秀教育经验的辐射机制,卓越校长的治校智慧、骨干教师的育人实践得以跨区域、跨学段传播,实现优质教育经验的“裂变式传递”,有力推动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协同发展。

深耕科学教育实践:聚焦创新人才培养与跨域融合

主旨报告环节精彩纷呈,聚焦“行动中的科学教育”这一核心议题,众多国内教育界重量级嘉宾分享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教授,以《行动中的科学教育》为题,从科学教育的背景与核心理念切入,围绕“加强技术与工程教育的实践探索”和“加强多主体协同育人生态建设”两大维度,系统阐述了科学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他结合实际项目案例,为学校科技特色建设提供顶层设计思路,并强调了科学教育需在实践中深化推进。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航天科普大使刘勇,带来《整合大中小资源,做好大科学教育》主题报告。他表示,科学教育与科普同等重要,通过分享“选学生能理解的内容、用通俗语言、让学生参与、启迪思考”四条科学教育准则,提出需构建分层科学教育生态。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副校长周舟,以《“行知创”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为题,从“行知创”课程体系的初衷、构建、实践、成果四个维度展开分享。他详细介绍了该课程体系“纵向贯通小初高,横向联动多学科”的特点,分享了学校在思维课堂、课程资源与评价等方面的创新举措。

文昌航天城管理局投促中心主任邱金坤,结合自身跨界发展经验,以《从航天新科技到观礼平台,让航天科技成为科学教育的新引擎》为题作报告,通过介绍文昌发射场的独特优势、对比国际航天旅游教育模式、分享在地实践成果,层层递进地阐明了航天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与发展潜力,为科技特色教育的推广提供了创新视角。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原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畅,以《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路径探讨》为题作报告。她阐释了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涵义、维度及对个体、社会、国家的重要性,分享了国内外科学教育成功经验,提出了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需校、家、社、政府合力克服挑战的路径方法。她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需协同发展、有机统一,并倡导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创造。

澳门培正中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高锦辉,以《科技赋能教育新篇章——澳门培正十五年耕耘之路》为题,分享了澳门培正中学在科技教育领域的长期实践成果,展现了教育科技人培养路径,为其他学校开展科技赋能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科学教育组总课程发展主任林威廉博士,在《全人视域下的科学教育“加法”实践》为题的报告中,结合丰富的案例,介绍了香港小初九年一贯科学课程的实施情况,探讨了科学教育“加法”实践的推进路径,为各地科学教育改革与科技融合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珠海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珠海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张六安,以《以科学教育为翼 助力教育强国筑基》为题,结合办学经验,介绍了珠海一中科学教育的核心思路、实施路径和实践成效,并表示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的科学教育新路径。

湾区教育协同:共话粤港澳科学教育生态构建

圆桌对话环节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教育的生态构建”核心议题。澳门培正高锦辉校长、香港教育局林威廉博士、珠海一中张六安总校长等主旨报告嘉宾参与讨论,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学校特色发展与实验研究中心主任楚江亭教授主持。三位嘉宾从各地的教育现状和特色出发,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教育资源互通、特色共建等议题展开讨论,进一步探索区域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和实践路径。

最后,楚江亭教授作为主持人进行闭幕总结。他表示,此次论坛的交流成果对推动粤港澳科学教育发展意义深远,期待未来各方深化合作,共同谱写科学教育新篇章。

实践赋能工作坊:深化科学教育落地路径

第三工作坊聚焦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技术与工程教育实践、学校科技特色建设三大主题。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唐健教授现场指导,组织校园长分组研讨,针对实践痛点深入交流,为科学教育落地提供实操路径。

本次论坛紧扣“多元融合”核心方向,从全方位、多角度探讨科学教育的实践路径,为参会校长们系统提供了政策解读、理论引领与实践借鉴三重支持。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和珠海市将以本次论坛为重要纽带,进一步凝聚各方教育力量,推动科学教育从理念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共筑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根基。

(人民政协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71330;累计访问人数:9276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