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钱江晚报消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浪潮与全球教育深度变革的交汇点上,2025年的教育图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
8月16-17日,以“知常明变,育见精彩”为主题的第三届科学教育大会暨第六届SEE教育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行。
本届大会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指导,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浙江省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协会、浙江大学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协办,校宝数智发展中心承办,旨在聚焦科技创新与教育赋能,解码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动教育变革和转型升级。
大会由两场主论坛和六场专题论坛组成,通过致辞讲话、主题演讲、圆桌分享等多种形式,凝聚政府及教育部门领导、行业协会代表、教育行业权威专家、全国各地学校校长、教育科技企业代表等多方合力,共同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普惠教育发展,为中国教育事业注入创新动力。
在开幕式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常委会副秘书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连宁发表致辞讲话。他总结了科学教育发展态势,指出人工智能已经从原来的辅助工具跃升为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引擎。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常委会副秘书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连宁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副司长徐攀在致辞中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工作,我们要结合教育强国建设任务的部署实施,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浙江传媒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韦路作为大会主办方在致辞中对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表示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科技创新带来的教育变革,积极探索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构建智能教育生态。
李连宁会长、徐攀司长、韦路院长与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原二级巡视员、浙江省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协会会长戴言;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郑永和;杭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新华;原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浙江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葛为民;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智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应晶;校宝数智发展中心主任傅李侃共同参与启动仪式,为第三届科学教育大会暨第六届SEE教育大会正式拉开序幕。
科技发展对人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调整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在演讲中以书法美育教育举例,提出今天的社会教育应该培养作为设计师的思维。技艺的传递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整体建立起本门艺术的价值观和学科思维。
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科学教育专委会理事长郑永和指出我国科学教育变革的核心挑战是如何为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作好人才支撑。他表示要重视统筹规划中小学的工程教育,将技术与工程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开发、科学活动实践、教育评价的各个环节中。
而在科技浪潮席卷下,如何正确认识AI的作用也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深刻思考。校宝在线董事长&CEO张以弛在演讲中建议大家理性看待AI技术热潮,他表示:“人工智能将对教育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如果横向来比较,教育将是被人工智能影响最小,渗透最慢的行业之一。”他呼吁教育界在变革中坚守育人的初心、回归教育的本质,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和塑造,找到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