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在沪召开,开源生态彰显技术引领风采

作者:abmin     发布时间:2025-8-11 点击数:166

 

本网讯 (上海教育新闻网消息)8月2日至3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CCF ChinaOSC)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以“蓄势引领、众行致远”为主题,聚焦开源操作系统、开源芯片、开源大模型、开源具身智能等关键方向,邀请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一线专家与开源领军人物,围绕开源技术的前沿进展展开深度交流。

无标题.png

洞见未来

顶尖思想引领开源技术新航向

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表示,开源不仅仅是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的技术风尚,更是推动开放发展、共同发展的重要路径。大学也要走“开源”的发展之路。一方面,打开学科与学校的边界,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跨学科、跨组织地合作,构建一种“只有岗位,没有单位”的大协作机制,将四大战略科技力量联动起来,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另一方面,强化人才与科技成果的供给。各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和基础研究的突破。大学是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该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加充沛的源头活水。交大和华为构建的“目标共识、人事共通、任务共担、成果共享”的合作新范式,为攻关鸿蒙核心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平台。同时交大也在国内率先成立开源鸿蒙技术俱乐部,不仅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奋勇当先,更要注重将开源鸿蒙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培养面向下一代操作系统的领军人才。

在大会的特邀报告环节,多位在人工智能与系统软件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资深专家,围绕大模型、开源硬件与智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方向,分享了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与思考,描绘出了开源技术未来发展的路径蓝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在“大模型推理服务在系统层面的挑战”报告中,系统梳理了从数据获取、预处理、训练、微调到推理的完整生命周期,并介绍了其团队研发并开源的高效推理系统Mooncake与KTransformers,展示了系统研究在支撑智能时代工作负载中的核心地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席顾问鄂维南在“Data-centric AI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报告中指出,AI正在经历从“模型中心”向“数据中心”的范式转变,只有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数据基础设施,才能进一步降低人工智能落地的门槛,推进人工智能的规模化落地。

在处理器芯片领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云霁带来了“基于大模型的开源处理器芯片基础软硬件新途径”的报告。他指出,大模型技术的崛起,为解决高质量产出来源的挑战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处理器自动设计、基础软件智能优化、专家知识转化等领域提供了强大工具,有望重塑开源芯片生态的构建模式与产业格局。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乔宇教授在“人工智能开源浅见:从模型代码到平台生态”中,强调了开源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阐述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开源的发展与趋势,并介绍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人工智能开源领域的成果,尤其是书生大模型开源体系。

这一系列高质量、主题鲜明的特邀报告,不仅展现了当前开源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实践进展,也充分体现了大会在趋势前瞻和推动产研融合方面的核心使命,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

共建生态

多元力量推动开源协作与治理创新

开源生态的繁荣不仅依赖技术创新,更离不开制度创新、社区共建与治理模式的持续演进。在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上,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布与启动仪式接连举行。CCF泛在操作系统开放社区正式成立、全球计算联盟(GCC)开源社区战略布局启动、CCF-木兰科创开源孵化器正式发布、华佗开源项目捐赠仪式举行、Omni-Infer云际开源共创计划正式启动、Intelligence BooM AI开源基础软件参考实现2507(烩面)正式发布、CCF-光华青年开源基金授牌、第八届CCF开源创新大赛的正式启动。

从技术创新到成果孵化,从人才培养到国际协作,这一系列重要开源项目的发布与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开源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方面迈出关键步伐,体现了我国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与开放协作方面的能力提升,也彰显了对开源制度创新与治理机制的深入探索。

在大会8月2日的高峰论坛环节,多位院士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开源创新”为主题,围绕中国开源社区如何在世界上产生影响力、智能时代数据开源等话题展开深度探讨,聚焦在智能化浪潮中如何更好地开展模型的开源与数据的开放,推动开源技术范式的突破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对开源技术路径与制度设计方面的高度关注与深入思考。

8月3日的高峰论坛“构建可持续的开源共同体:全球协作、激励创新与治理平衡”邀请了多位长期深耕开源技术与研究的专家,进一步围绕激励机制、协作体系和治理架构等议题,探讨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开源共同体,保障开源社区长期健康发展。

技术跃迁

开放系统赋能智能时代全景生态

在主论坛之外,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共设立18个分论坛,涵盖开源芯片、操作系统、基础软件、具身智能、大模型、AI基础设施、开源教育、开源标准、智能汽车和供应链安全等多个前沿方向。这些分论坛从技术底层架构到应用场景,系统展现了开源在推动产业智能化、构建可信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软硬件协同演进中的关键作用。

大会通过分论坛的专题研讨,深入探讨开源在芯片架构创新、异构算力整合、操作系统设计、安全语言应用、智能体系统构建、大模型工程化落地、产业智能化转型、汽车“软件定义”演进以及开源供应链安全保障等多个维度的实践路径与挑战。与会专家从技术突破、生态协同、标准化建设等角度出发,提供多方位的洞察与建议,推动开源生态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与高质量融合发展。这些分论坛不仅体现了中国开源社区在系统思维、技术前瞻与产业落地能力上的综合提升,也为构建开放、安全、自主、高效的开源生态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进一步彰显了开源在全球数字转型与智能时代建设中的战略价值和引领作用。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65419;累计访问人数:9057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