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菊娇的调研和思考
2025年初,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省教育厅原一级巡视员刘菊娇收获了几条好消息:
1月1日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最新消息显示,2025年将开展8件为民服务实事,其中包括:推进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我们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这个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儿童早期发展事业将步入普惠发展的新阶段。”在刘菊娇看来,这是关系到千家万户、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大事。
1月3日,刘菊娇还收到了另一条好消息,围绕托育主题,她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提案》被评选为2024年全国政协好提案。谈到获得好提案的感受,刘菊娇感慨:“党中央、国务院对‘一老一小’问题高度关注。中共二十大报告也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小小孩’的事情值得更多关注。”
刘菊娇向记者介绍,围绕社会事业她开展了数十年的工作。对于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发展,她有很多的牵挂。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她希望可以以委员身份继续关注相关领域的发展,并做一些具体的推动工作。
为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刘菊娇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2023年下半年,她便将提案视角聚焦到了托育领域。“因为做好托育服务,对于激发‘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和减轻‘养’的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在刘菊娇看来,得益于系列工作的有序推进,近年来我国托育服务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强化了政策法规保障。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托育服务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卫生健康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作为积极生育支持的重要措施之一,明确了新时代托育服务工作的定位和目标任务等。”
“但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托育市场供需呈现结构性失衡。”围绕“结构性失衡”的具体表现,刘菊娇解释说,“这主要是指托位总量建设滞后的同时,已建成托位的空置率却较高。托育服务总体上出现了‘总量不足,相对过剩’的结构性矛盾。”
2024年6月,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现有近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但与此同时,202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托育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38个,共有托位477万个,全国实际入托率仅为7.86%。
旺盛的托育需求、日渐规模化的托育行业,与相对低迷的入托率形成了鲜明反差,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刘菊娇开始了更广泛的调研。
她将调研中获得的信息进行逐一梳理,归类出了造成托育服务结构性矛盾的五大原因:第一,体制机制不健全。托育工作起步晚又涉及较多部门,职责落实尚难全部到位,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一些地方卫健部门牵头作用发挥不够,相关部门协同不力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存在,造成行业监管缺失,托育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托育发展不平衡;第二,规划布局不合理。有的小区周边托育机构多到可以“货比三家”,有的小区特别是老城区周边却是“一位难求”;第三,服务价格偏高。场地租金和人力成本高,公办托育机构较少,民营托育机构收费又相对较高;第四,保育师力量薄弱。大多数托育从业者都是从幼师队伍中转岗而来,与3岁以下婴幼儿的理想照护服务水平有差距;第五,托育工作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如有关托育建设标准出台较晚,造成社会上有较大数量早期建设的托育机构存在不达标的问题。部分地方粗放地以幼儿园低龄化入学为手段提高托育数,难以保证规范化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简而言之,托育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待提升,造成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将孩子托送到幼儿园;与此同时,不少托育机构自身发展也存在挑战,他们面临缺专业师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刘菊娇说。
在找明问题的同时,刘菊娇也积极探寻着问题的答案。调研期间,她广泛与家长、托育举办者、托育工作人员等多方代表进行了沟通。在被评为2024年全国政协好提案的这件提案中,刘菊娇全方位、多视角地提出了——健全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管理机制;科学规划布局托育服务网点;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扩大普惠托育机构的覆盖面;培养托育专业人才;开展托育机构普查;打造示范托育服务机构;大力宣传托育服务政策和科学育儿理念等七个方面的建议。
提案获得了全国政协及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认可,2024年4月,此提案被列为2024年度政协77件重点提案之一。提案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受理后,刘菊娇还应邀参加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地方调研,前往贵州等地实地深入了解现阶段的托育服务情况。
“相信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的目标很快就会落地成真。但对于健全高质量的托育服务体系来说,数量达标只是开始,我们还要更深层次地去探索、去思考如何推进托育服务从‘量够’到‘质优’。”谈到未来托育服务的完善,刘菊娇说自己还有很多的建议与思考要在实践中验证、在实践中推进。“我会一直关注并见证我国托育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同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也将参与其中,为我国托育事业的有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