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上海杉达学院消息)12月24日,上海杉达学院学术委员会召开四届二次会议。主任委员陈以一教授、副主任委员蒋凤瑛教授、陈瑛教授等22位委员参加会议。会议评审了上海杉达学院第六届科研成果奖,听取了第二批硕士培育点建设计划汇报、2024年度重要学术工作事项报告,讨论了学校未来学术工作计划。

校学术委员会分组对15项人文社科学科类参评成果、12项科学技术类参评成果进行评审。经申报人答辩、专家组评审,工程学院王蔚的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成果“《机器人巡检及变形检测集成采集服务系统》在工程创新实践中的应用”等6项成果分别获得科学技术类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胜祥商学院吴过的学术论文《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FinTech development on credit supply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case of China(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中国案例)》等8项成果分别获得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
校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对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硕士培育点进行评议。硕士培育点负责人从基本条件、现有基础、建设举措、存在问题与差距等方面汇报建设计划。委员们进行评议,认为培育点符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有较好的建设基础。同时指出,学校应加强硕士点培育,以此牵引学校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
学术委员会听取了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评价与发展委员会、学术道德与伦理建设委员会的年度工作报告,以及规划与科技处、教务处和人力资源管理处等部门的学术事务简报。
陈以一代表学术委员会祝贺学校升硕成功。他表示,这对学校来说,不仅是对学校办学32年来的肯定,标志着学校“十四五”上台阶的关键目标达成,更是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的挑战。他指出,2025年要着手谋划科研布局,开展前期调研,以此为基础研制“十五五”发展规划,面向研究持续投入建设实验室,构建以服务机器人为核心、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实验环境,积极拓展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服务和成果转化。他强调,面向未来,学校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包括推动高水平科研、开拓终身学习和国际教育领域的合作,在推动科研工作上新台阶的同时要加强引导学术道德规范和经费使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