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要闻

师德教育的生动教材 上海特级教师达747名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9-9 点击数:3703

    本网讯(本网综合消息)在我国特级教师制度诞生35年后的今天,在第29届教师节来临之际,沪上22位各个时期的特级教师代表将齐聚华东师范大学,其中包括两位首批特级教师。他们的到来,也成为2013级免费师范生的入学教育内容之一。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尊重教师的劳动时明确指出,要采取适当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同年,国家制定颁发《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上海也评选出首批17名特级教师——臧慧芬、钱杭宝、吴惠娟、徐佩玖、杨德昌、卓仁爱、林有禹、柯元炘、赵赫、沈蘅仲、于漪、刘永贞、周朋寿、周继光、袁定一、张冠涛、陈美兰。其中的沈蘅仲今年已经95岁高龄。这17个闪亮的名字,镌刻进上海教育史,也树起师德风范的标杆。35年来,从首批17人到现在的747人,上海市特级教师先后共评选出11批,遍布各区县、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各学段。

  柯元炘是首批特级教师中唯一的体育教师,至今仍奋战在工作了一辈子的巨鹿路第一小学,手把手地在学校5楼乒乓训练房里指导新一批乒乓幼苗。他就是这样将世界冠军陆元盛、何智丽、冯喆等带进了乒乓世界。柯老师以一双披沙拣金的法眼而闻名——他扫一眼,就能看出孩子是不是块打球的料。他主要观察孩子的反应程度,因为灵敏是乒乓球的必备要素。当年的小个子陆元盛就是个例子。当时,小学三年级的陆元盛与一名高年级同学比赛,对方看他人小个矮,便发了一个近网短球。出人意料的是,陆元盛瞬间扑到网前扣球。正是这记扣球入了柯老师法眼,陆元盛从此开始了乒乓生涯。

  另一位被评为首批特级教师的赵赫已经77岁,是沪上首位幼教界特级教师。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赵赫老师担任长宁实验幼儿园园长,设计幼儿园环境时,她去日本考察了幼儿教育,发现日本幼儿园几乎都设计有高低起伏的小山坡。于是大胆借鉴并提出:不仅要在操场上堆一个小山坡,还要在山坡上安装扶梯和绳索,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勇敢,还能让他们学会攀爬。小山坡的引入,大大填补了传统幼儿园平地布局中对于运动机能锻炼的缺失。

  特级教师制度实施,是一个对基础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特级教师群体,是一本师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说,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华东师大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和教师教育的重镇。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师资、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本次座谈会由华东师大发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和华东师大联合主办,上海市特级教师联谊会和华东师大党委宣传部、孟宪承书院共同承办。跨越了五个年代的特级教师代表将在会上和学生们畅谈自己的从教生涯。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81719;累计访问人数:9513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