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明星”高中为何黯然退场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7-23 点击数:1140

 

 本网讯(安徽时评微信公众号消息)媒体近日报道,深圳知名私立中学厚德书院因资金链断裂、拖欠物业租金,所有师生被物业“赶出了学校”。

 

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不仅让近800名在校学生的学业陷入困境,还牵连了200多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

 

种种迹象表明,学校的财务状况早已亮起红灯。然而,直到事态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许多师生和家长才猝不及防地得知这一消息。

 

近年来,民办学校停学停办的新闻不断。

 

2023年3月22日,民办学校河南武陟县北街小学突然停课停学;今年2月,昆明一所民办学校只招到4个学生;在广州市,近4年多个区内至少15家民办中小学停止办学或即将停止办学。

 

中小学阶段的民办学校停办,会让部分随迁子女遭遇“入学难”问题,也可能导致一些教师失业。从更深层次来看,对于一座城市业态发展和一个地方经济活力保持都有不利影响。

 

民办学校倒闭或关停,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生源短缺、租赁到期、资金链断裂等。尤其是资金链,是很多民办学校面临的共同难题。

 

过度依赖高学费收入和投资回报,忽视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民办学校通常依赖学费、捐赠和社会资本来维持运营。有关数据显示,厚德书院学费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85%以上。这种过度依赖单一收入源的结构非常脆弱,一旦遇到经济波动,这种模式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不到位。据教育部门统计,过去五年里,民办学校增长率达到15%,但不少学校的财务状况不透明,监管体系不完善,加剧了整个行业的风险。

 

从报道看,厚德书院不仅欠下巨额房租,还拖欠教职工的社保金,学校的财务状况早已亮起红灯。此前,山东济宁梁山华清中学和深圳另一所国际学校的倒闭,同样说明不少民办学校在这方面存在问题。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民办学校停办后,学生怎么办?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均应登记为非营利性质,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财政扶持,包括给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样的生均拨款。面对学校关停,政府部门有责任做好学生分流工作。

 

据报道,当地教育部门的解决方案是:厚德书院失学的孩子们将会被安排进入深圳某所高中就读,失业老师也会安排进相应的学校任教。对于师生而言,“转学”后面临的心态调整、环境适应问题无法避免,但从过往和现实来看,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易。

 

昨天,曾是深圳乃至全国教育界的一颗璀璨明星,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备受赞誉。今天,因资金链断裂而不得已关闭,上千名师生被迫离开校园。当前舆论对于厚德书院倒闭事件的反应,体现了社会对教育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高度关注,也引发社会对民办教育现状的深入思考。

 

过度依赖高额学费的经营模式是否可持续?如何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时,降低办学成本,使民办教育更具普惠性?学校出现经营危机时,如何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和教师的劳动权益?这些都是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

 

对于民校举办者而言,不能仅仅凭一腔孤勇,就去办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学校内部治理,减少自身的风险;另一方面,应该顺应政策,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及时转向、精准发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体量不必成为民办学校的目标,高品质、有特色、重服务,应该成为举办者的追求。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而不仅仅是营利。

 

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权益保护、优化办学模式,我们有望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民办教育生态系统。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59807;累计访问人数:8403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