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众所周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朱宸卓以725分的成绩摘得2013年北京市理科状元桂冠,这让此前一直表现低调的清华附中出现在了公众的视线里。校长王殿军也以低调著称,自2007年1月正式掌舵附中,一直致力于培养个性化人才。他认为中国目前的人才选拔维度过于单一,他鼓励学生与老师,或者是与别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人才培养VS孩子天性
“玩”和“学”不矛盾鼓励学生有不同观点
凤凰网教育:各位凤凰网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网教育频道育人者栏目,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王校长您好。
王殿军:您好。
凤凰网教育:大家都知道今年北京高考理科状元出自清华附中,所以我们特别想跟王校长您探讨一下是如何培养人才的。咱们清华附中在人才选拔上有哪些特别之处?
王殿军:准确来说,我们清华附中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强调全面发展,强调学生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特别注重那些有特长孩子的培养。
凤凰网教育:之前去参加“全球最美教师”雷夫中国行的活动,当时有人这么向雷夫提问“现在的孩子会玩的不会学习,会学习的又不太会玩,我们怎么才能培养一个又会玩又会学习的孩子”,同样的问题,我今天也想听一听您的看法。
王殿军: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比较聪明的孩子都喜欢玩,他们反应比较快。“玩”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的课堂或者我们的教育有时候有点呆板,所以形式不太受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的欢迎,我个人觉得,玩和学并不矛盾。其实总的来讲,就是说你讲的东西一定要有趣,一定要适合学生这个年龄的层次,要吸引他持续的兴趣。
凤凰网教育:让小孩爱玩的天性充分的展示出来,是吗?
王殿军:对。
凤凰网教育:接下来回到我们状元那个问题上,之前新闻发布会我正好有幸也去参与过,朱宸卓(2013年北京高考理科状元)同学当时说自己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不随波逐流,他说这一切是跟清华附中对他的教育有关系。我想,朱同学肯定不是特例,清华附中肯定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像他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那么王校长,您希望清华附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拥有什么样的气质?
王殿军:我觉得对中学来讲,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很重要。大家知道清华附中作为清华大学的附属中学,它的好多文化和氛围更接近大学一些,可能跟其他的中学不太一样。在我们附中,老师也好,学生也好,都感觉到氛围比较轻松,孩子们相对来讲有更多的自由度。日常的活动比较丰富多彩,不像办军事化活动似的。当然有些东西要求规范这是应该的,但是管的太死,让孩子觉得在学校没有一点自由度,这个挺不好。我们特别鼓励这种宽松的教育,孩子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