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中国教育报消息)3月16日,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辽宁省教育厅在沈阳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五周年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讨会。进一步提升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质量,扎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全省高校要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站位,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治属性,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站位高质量推进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
会议强调,全省高校要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更好发挥培才育人作用;要提升思政课课程实效,更好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要善用“大思政课”,将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研讨会邀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书林教授及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刘书林教授提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思想资源真正成为思政课的有机组成部分。颜晓峰教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据悉,辽宁将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教学展示、实践研修、集中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全省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着力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