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封面新闻消息)巴蜀之地自古文教勃兴,人才辈出,崇文重教之风长期滋养着这片土地,由此也诞生了诸多名师名校名家。近30年来,四川民办教育的深耕者们经历了创业、创优和创新的艰辛历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同时,也满足了老百姓多样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这对新时代民办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
四川民办教育经历了哪些改变?未来民办教育发展需要把握哪些方向?1月12日,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工作会议暨“致敬民教三十年·擘画民教新发展”四川民办教育发展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四川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唐磊,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张应辉出席会议,协会各副会长、常务理事、相关单位代表等共80余人参会。
唐磊代表省教育厅致辞。他回顾了民办教育3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绩,并向为四川民办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与会代表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民办教育事业能够健康、快速、有特色地发展,关键是做到了“四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规划先行、坚持依法办事、坚持发展导向。
对此,唐磊处长希望四川各类民办学校能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要义内涵,并提出了三点工作要求。
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民办学校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二是要始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从以规模发展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向以优质特色发展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三是要注重发挥民办教育协会的力量,促进改革发展。民办教育协会要积极总结成绩和经验,加强内部学习机制建设,提高自身管理服务水平,协助教育主管部门了解民办教育社情民意,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团结力量,进一步搭建起民办学校和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
刘林作《教育强国建设与民办教育发展的思考》主题报告,对于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民办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他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思路。
一是要从民办教育的历史贡献中汲取和坚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民办教育积极推动教育风气和教育改革创新,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实用、适用人才,为国内教育普及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
二是要从过去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和总结当前发展的不足,正视短板,平衡和处理好教育与资本的关系,坚实发展,行稳致远。
三是要从底层逻辑出发思考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坚持民办教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属性。
四是要从民办教育的现实价值中明确发展路径。要进一步发挥好体制机制优势,创造更多经验促进教育改革创新;要立足教育惠及百姓,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和产品;要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要加强教育对外开放。
五是要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明确下一步发展目标。民办教育要提高公益性、规范性、稳健性、优质性、多样性、创新性,实现质的全面提高和量的合理增长。
刘林强调,面对新形势,民办教育要把准时代脉搏,以创新性观念、创造性实践回应快速变化的教育需求,在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扮演更好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致敬从事民办教育30年的时代先行者,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特别为各省从事民办教育30年的办学者设立了荣誉奖项,并将首站放在了四川。会上,刘林会长、唐磊处长向荣获表彰的光亚学校创办校长卿光亚、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终身荣誉院长魏全斌颁奖。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4年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将继续关注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会员单位做好服务。在实现教育强国的征程中,民办教育将为丰富区域教育生态、构建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新的贡献,积极推动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四川民办教育新的担当、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