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我国民办教育制度演变中的路径依赖困境及出路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7-18 点击数:3259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

 

刘胜男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利益格局之间的博弈操纵着民办教育发展方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基础对民办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性进行研究,有利于破解政策变迁脉络中造成旧制度强化和重制作用的影响因素,认清我国民办教育制度变迁并非人们印象中“问题-策略”的帕累托改进模式,而是受到历史发展历程中内外因的相互影响的结果。只有加快民办教育改革,开辟新的发展出路,才能实现民办教育制度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关键词】民办教育制度,历史制度主义,路径依赖

 

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学者对民办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教育管理微观层面的“问题—改进”式研究,强调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积累精确的研究数据来形成并验证结论。这种静态、量化、价值无涉的研究范式容易陷入理想上的科学性与现实中不确定性的矛盾以及过分强调价值中立、科学性而忽视道德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困境[1]。鉴于此,笔者试图利用新制度经济学中历史制度主义的某些理论元素,以马哈尼(Mahoney)的路径依赖为架构,研究民办教育制度动态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特征,探讨我国民办教育制度演变中的路径依赖困境及出路。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缘起与路径依赖的分析

1.历史制度主义的缘起

制度作为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近年来逐步向经济和其他领域扩展。 对制度内涵的界定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凡勃伦(Heberlein)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2]D.诺斯(Douglass CNorth)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3]

柯武刚和史漫飞则认为,“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规则,它们抑制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4]根据这些学者对制度的定义,从宏观上看,制度主要包含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两种类型。 其中正式制度和政策具有相一致的作用,即通过人为设计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而非正式制度则是长期社会行为习惯的积淀。一般语境中的制度变迁基本上是正式制度的变迁,其中尤以政策变迁为甚。因为任何时代下的制度变迁基本上都是以政策及其文本形式作为载体表现出来的。历史制度主义是新制度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研究范式将制度的分析镶嵌于历史的环境中,注重历史观与结构观对制度演变的影响,强调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在历史的深层结构中寻找事件的动因,认为是制度本身及外在环境共同促进了制度的改变,因此不仅要致力于描述制度的演变(How),更要解释制度的演变(Why)及其内在机制(What)。不仅如此,历史制度主义还强调“时间过程是镶嵌于政治游戏规则与政治规范中”的,即过去所建立的制度会局限现在的选择范围。这一过程又称为“路径依赖”。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15643;累计访问人数:62199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