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感动!这些长沙民办教育“代言人”讲述的“初心故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 点击数:1037

 

本网讯(三湘都市报消息)她是长沙民办教育的先驱者,助力为贫困生提供升学机会;他是热爱教育的追梦人,25年使长沙10万余名幼儿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她从体制内走到体制外,用热情和爱心投身民办教育;他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也是从民办学校走出的优秀学子……今天下午,长沙市民办学校“品质教育”创新发展大会暨市民办教育协会成立20周年成果展在长沙市明达高级中学举行,会议现场,4位长沙民办教育“代言人”讲述的“初心故事”,让大家感受到长沙民办教育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精神】

为民办学,她为贫困生找到出路

讲述人:周富荣 耀华中学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

奋发图强,光耀中华!”台上,周富荣自豪地喊出耀华人的精神宣言。他正生动地回顾着耀华中学的创始人孟容校长“为民办学”的初心,讲述学校这33年来的办学苦旅。

孟容本来是公办教师,在公办学校从普通教师做起,一路做到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直至退休。干了几十年教育的她对教育有着不变的热爱和执着的信仰,她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20世纪80年代末,孟容看到,当时的公办学校不能完全满足有志少年的求学愿望。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浓浓的教育情结在她心中发酵,她萌发了办一所“平民化、半义学式”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想法,她的初心就是招收贫困工农子弟,培养他们有一技之长,只收极低的学费。

但办学需要的师资和生源在哪里?1990年的春天,孟容一个个登门拜访,终于约请了11位自愿免费为学生授课的白发师者,这是一群退而不休的资深教师,而后孟容带着三位老教师辗转奔波在浏阳、宁乡、新晃、安仁、洞口等县的偏远山区,走访,摸排。就这样,随着迎来的103名贫困学生,民办长沙耀华职业学校诞生了。为贫困生找到出路,为薄弱生创造机会,这是孟容的办学初心。1996年,长沙市耀华中学挂牌。1997年,学校招收了150名贫困工农的子弟,三个教学班,实现了由职高向普高的转型。

耀华自创办到2005年,16年间四易校址,四次搬迁,其间的辛苦艰难,如果不是亲历,难以想象。周富荣1997年进入耀华工作,见证了孟容办学的艰难困苦,也见证了耀华的华丽蜕变。孟容倾注全部心血,从不计较待遇,2015年病休时每月只领不到5000元的工资。今年是孟容走的第四个年头,可以告慰的是,耀华有了永久的校址,再也不必四处流浪,更可告慰她老人家的是,她“为民办学”的初心已凝练成新耀华的办学理念:以百姓心为心,为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提供更加普惠而优质的教育资源。

 

关键词【创业】

25年坚守,以父母之心办园

讲述人:黄平长沙万婴教育集团董事长

“25年了,我们为什么能坚持25年呢?”黄平常常在心里反问自己,他认为,只有办品质教育,内涵发展才能走得更远;只有依靠好的团队,才能走得更加稳健。谈及创办万婴的初衷,还得回到1997年,初为人父的他,因在照顾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便只身前往北京学习当时先进的“蒙台梭利教育”。学成归来后,黄平将所学知识用在孩子身上,他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为何不将这种教学方式推广,帮助更多像我这样的年轻父母科学育儿呢?”此时,一颗“办教育”的种子,悄悄在他的心中萌芽、生根。

1998年,黄平毅然辞去公职,创办湖南省第一家亲子园——万婴跟踪母子班。创业初期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资金严重缺乏,没有办学场地,没有师资,没有生源……“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没有老师我就自己上课。”他说,正因为是从自己孩子的教育开始萌发创办幼儿园的念头,所以他一直是以一颗父母之心来办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他们终于实现了在册幼儿一万名的梦想,幼儿园的数量也达到了50所。

如今,在长沙乃至湖南,“万婴”已经成为学前教育领域一个响当当的名号。25年来,其不断探索专业幼教之路,将园所从1办到了30余所,从长沙办到了湖南各地市州,累计10万余名幼儿享受到了万婴教育集团提供的优质、普惠的教育服务。2019年始,万婴又主动探索托育新模式,开办了2所托育中心(亿婴托育中心),助力生育政策落地。不仅如此,集团旗下还有两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湖南湘潭吉利汽车学校)、一所中等职业院校(湖南医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黄平说:“我要继续做一名教育人,脚踏实地地办教育;要坚持办学初心,不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要为我热爱的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关键词【情怀】

哭、干、容”,三个字见证从公办到民办的这三年

讲述人:周环香长沙市明达中学副校长、中学部校长

从体制内回到学校的周环香,分享的故事和前面两位讲述者有些不一样,她虽然成为民办教育人只有三年,但她说:“当时走出体制是一个偶然,但是回到学校是我的必然!因为学校是我最爱的地方。”

周环香的故事首先从“哭”说起,此前,她从事了六年的党务工作、担任了五年校长、三年半的教育局二级机构负责人。自认为有了25年的工作积淀,应该能预料到民办工作的大同小异。但有一点她万万没想到,那就是老师们各种因素的“哭”。哭的原因不得不提到苦,周环香说,民办学校的苦大多源自生存之苦,其竞争的激烈、挑战的多维、未来的不确定性,都给老师们带来全方位的考验。作为一名新的管理者,她感到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安全感。

第一年,她跟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干!第二年,说得最多的两个字:相信!第三年,说得最多的三个字:在一起!走着走着,老师们的书读起来了,研究活跃起来了,课堂沉潜下去了,成效显现出来了,安全感也来了。老师们的课例得到了发表,竞赛走向了全国,教学开放面向了全省。他们已经不再担心自己站不稳讲台,而是有着充足的信心笃定前行!

周环香这三年,她用“容”作总结。她说:“办教育是件伟大的事情!生有涯,心无涯,让我们一起遵从自己的内心,穿越复杂的丛林,抓住转型的机会,拥抱明亮的未来!”

 

关键词【硕果】

梦开始的地方,承载了他的光荣与梦想

讲述人:龚海华 原十八洞村支书,现任花垣县雅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我的母校同升湖是我人生规划的开启点!”龚海华2005年毕业于长沙同升湖高级中学,一晃18年过去了,他始终说,这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那时,他大学一毕业,就义无反顾地选择做了“大学生村官”,来到了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村,开启追逐“带领村民脱离贫困”的梦想,这一干就是6年。犹记得,在十八洞村工作的前几年,他作为一个外地人,初来乍到,村民的希望、全新的环境、陌生的方言……村官该怎么做?“扶贫”该怎么扶?跟村民该怎么相处?这一切都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让他无所适从。连续几年,他每天睡大概3个小时,坐下来好好吃一顿完整的饭是一种奢侈,这么繁重的工作,这么超负荷的运转,他是如何扛过来的呢?

龚海华说,细想起来,这都得益于学校的“新三好”育人理念——好身体、好心态、好习惯,给了他足够的“本钱”去摸爬滚打披荆斩棘。学校每天常规的晨跑、每个学期的保留节目“环湖跑”,各类体育比赛,都在强健着大家的体魄,当年他就是学校足球队和篮球队的,到现在,他都坚持每天挤出时间来打篮球。正是带着“好身体、好心态、好习惯”这三个制胜法宝,龚海华从一开始的“小跟班”“小助理”到现在成为村里的主心骨,最终将十八洞村打造成为精准扶贫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

如今,他将步入不惑之年,回首来时路,高中三年,是他精神发育灵魂成长最关键的时候,“这对我整个人生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它塑造了我的生命底色。”今年,同升湖已经23岁了,母校正青春,23年民办教育之路,从同升湖走出来一批批学生,在世界各地,在各行各业,闪闪发光,辉映着母校的光荣与梦想。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28451;累计访问人数:6225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