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教育热点:三方面建议透露哪些信号?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3-7 点击数:1465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相关内容有哪些变化和亮点?新京报记者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进行解读。

 

没有充足投入,教育优先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框架结构和篇幅安排上有很大的不同。今年报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这部分内容非常充实;第二部分是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由于今年是政府换届之年,要对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安排留有余地,由新一届来做更加全面具体的工作部署,所以这部分讲得比较简单一些。

 

今年报告中提到与教育有关的内容有10处,围绕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如何推进,数量多、篇幅也相当大,内容也非常具体详细。”周洪宇表示。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周洪宇认为,报告中教育部分这句话非常关键。“教育的优先发展如何体现?首先体现在把教育工作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优先位置,其次就是教育投入优先,没有充足的教育投入,那教育优先就是一句空话。”

 

中央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经济处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运行的轨道上,还能保持住4%以上的比例,非常不容易。这个数字能够写出来,我认为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告诉大家,过去我们是这样做的,未来中国政府还将会这样做。”

 

投入有这么多,但是向哪儿投呢?投到什么地方是最有价值的呢?”周洪宇指出,在讲完投入总量后,后面紧跟“学生人均经费投入大幅增加”,这句话是讲的投入结构,不仅总量大,而且结构优,很大一部分钱用到了学生的人均经费上,用在学生发展上,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这也是教育界专家学者呼吁多年的,要建立一个以学生人均经费支出增长为标准的、可持续性的教育投入机制。

 

三方面建议体现二十大报告的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且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与政府工作报告有什么逻辑关联?

 

对此,周洪宇解释称,总书记受党中央委托做的二十大报告是行动指南,是对工作的总体要求。而政府工作报告是对党的报告的落实、对工作的执行。“如果说党的报告是指南版,那么政府工作报告就是执行版,因此要写得更加具体、更有可操作性。”

 

记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建议部分提到了教育事业相关三方面工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周洪宇指出,实际上这三句话是二十大报告在教育部分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例如,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政府工作报告中用的是“推进”,是落实和执行的意思,这也是今后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方面的工作重点;二十大报告中讲到“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技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而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一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个“大力发展”就体现在统筹、推进、优化三个方面。

 

高等教育强调内涵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提高到59.6%”,对这句话应如何理解?周洪宇表示,“对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我们的感受会非常明显,这次报告中提到五年来提高到59.6%,那就意味着202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这是一个新公布的数字。”周洪宇指出,这意味着我们距离“2025年左右达到60%”的目标仅剩0.4个百分点。“从数字上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惊人的,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周洪宇指出,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在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得也相当快,但是和发达国家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相比,和要建设一个教育强国的目标相比,还有距离。“根据我的研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达到甚至超过70%,很难说我们是一个教育强国,以后还有很大的空间。”

 

同时周洪宇表示,现在高等教育更要强调内涵式发展,强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没有创造力的庸才,因此今后的工作重点也要在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很大的努力。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还讲到“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计划”,周洪宇指出,这是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强调的,也很好地体现了二十大报告中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布局的要求。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26831;累计访问人数:627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