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家观点

石中英:教育改革入"深水区" 不能太理想化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6-18 点击数:3197

    光明网教育:距离约定时间还有10分钟,笔者来到在北师大英东楼一间普通办公室。这个不起眼的办公室位于二层走廊深处,门口挂着“部长、教授”的简单名牌。“教授”和“部长”,这样的双重身份在石中英老师身上,会有怎样的不同体现呢?

  带着若干好奇和疑问,笔者专访了这位乡村小学教师出身的北师大教授。沿着他的生活工作轨迹,对话从三十多年前乡村教师生涯开始,到如今中国教育令人忧心的现状,直至对时下青年人的期待。

  从乡村教师到名校教授,再到管理2千多名师生的学部“当家人”,这个经历看似“逆袭”,实则却蕴含某种必然……

光明网教育:您能否和我们分享下20多年前您在乡村小学任教的经历?那时候农村教育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石中英:我是1985年从安徽寿县师范学校毕业,进入到一个农村小学任教的,担任小学语文及体育、音乐、写字、思想品德等学科的教学任务。那时这所学校仅有6个老师,一至三年级是包班,即一个老师上一个班有的课,四年级、五年级3位教师负责。学校6位教师中只有我一个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当时自己觉得作为一个师范生毕业到农村小学去,和孩子们在一块,是非常有价值、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农村小学的教室和教学设备非常简陋。房子是草房子,桌椅板凳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教室的地坑坑洼洼,很不平整。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由于教室的地很不平整,孩子们趴在桌子上阅读和做作业,一不小心桌子就会翻过来,铅笔课本散得满地都是。我和孩子们决心通过自己的劳动把教室的地弄平整。我和班干部一起运来泥土,找麦麸,担水和泥。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教室成为全学校地最平的教室,孩子们都感到骄傲和自豪。学校里没有图书室,我就发动学生到处去搜罗图书,最后建起了一个小小的图书室。傍晚时分,孩子们放学了,借书出来,一个或两三个在一起,坐在墙根下,沐浴着夕阳余晖,专心致志地读书。这是留在我脑海中最美丽的景色。

  我记得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的时候曾说过“乡村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到乡村学校教书,没有这些素质,就不能适应那个环境,更谈不上和乡亲们、孩子们打成一片。我在农村小学一共工作了两年,从18岁到20岁。这两年在农村小学的任教经历,帮助我了解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状况,培养了我对于教育和孩子的深厚感情,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我一生的努力方向。

(李平沙)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7129;累计访问人数:6294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