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学校特色 > 校园资讯

学校特色

    上海杉达学院在国际化办学道路上迈大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6-5 点击数:4309

     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潮流,也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1996年以来,杉达学院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先后与25所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仍在开展教师培养交流、学生升学交流等实质性项目的学校有16所。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学校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教育发展和管理模式,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新的动力;合作项目的广泛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走出国门、开阔视野的机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破冰之旅 搭建互访交流平台

     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决定开发浦东。我校于1994年在浦东金桥建立校舍,同期许多跨国公司也陆续进驻金桥出口加工区,这就意味着浦东未来的发展需要大量英语应用能力强、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董事会高屋建瓴,瞄准机遇,提出了国际合作办学的前瞻性思路。自此,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学校一直秉持的办学模式。

     1996年,副董事长强连庆、时任常务副校长袁济率团访问美国、加拿大高校。通过这次破冰之旅,学校领导了解了当时国外高校的办学情况,并与相关学校建立了校际友谊与交流平台。

     1998年,学校将合作的橄榄枝抛向了具有百年历史的美国私立高校——瑞德大学,并与之就合作办学达成初步共识,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次年,强连庆率团访问瑞德,进一步研讨合作细节。2002年,袁济代表学校正式与瑞德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并于同年招收了第一届中美合作班学生。当时签订的合作协议规定,这些学生学成之后将由两校分别授予学士学位。第一届中美合作班学生赴美学习一年后,普遍感到需要更系统地深入学习才能将留学效益最大化。据此,学校又与瑞德协商并签订拓展协议,将该项目调整为本、硕连读,即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可自愿选择留美读研或归国。第一届23名学生中有21名完成本科学业后继续在瑞德深造,并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因合作对于学生个人发展以及专业师资培养的切实作用,该项目于2008年被列为教育部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009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如今,与瑞德的合作办学已走入第11个年头,共有240名学生赴美留学。

     有了中美合作班的实践,学校在国际化办学的道路上昂首阔步。曾多年主管国际交流工作的原副校长金先宏,先后联系了英国赫尔大学、美国加州索诺玛州立大学、内华达州州立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等国外高校,通过多次出访商谈,最终达成合作协议,为学校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搭建了更多的平台,也提高了我校在国际上的知晓度。与此同时,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发展起来,自2007年起,日本惠泉女学园大学、日本文通俱乐部、法国CEFAM、美国兰德大学等学生团队相继来我校短期游学,为学校营造了国际化建设的环境与氛围。

    引培并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该校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教学计划,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努力与国际接轨。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引进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外籍教师345人次,并不断派送青年教师前往海外培训、攻读学位、交流访问,以此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此外,学校积极为学生开拓各种出国交流项目,如留学升硕、短期海外游学、暑期夏令营等,旨在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在引培并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主要采用三种方式——

     一是依靠合作方师资力量,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专业在引进教师、引进课程、引进教材、引进教学方法、引进考核体系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在全英文授课的核心课程中,约一半由美方师资承担;全英文教学核心课程完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按照国外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部分双语课程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借鉴了国外的案例教学与课堂互动,使授课生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9758;累计访问人数:8371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