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家观点

李义丹: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5-29 点击数:2941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天津大学的老师们对毕业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之一。528日上午,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义丹做客光明网谈毕业生就业时说,这句话也提高了万千学子对基层、对家乡的关注。学生们在求职过程中大都将投身基层作为自己的一个考虑方向。

  “天津大学大力推荐、鼓励学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行业就业,每年表彰去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学生,因为基层、西部等艰苦的地方确实需要有志青年去建功立业。”李义丹向光明网记者介绍说,近3年来,投身国家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基层单位的天津大学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有575人选择去西部地区、533人选择去东北地区就业、16名毕业生成为大学生村官,44名毕业生参与西部计划项目,176名毕业生进入部队工作。

学校在引导、鼓励学生赴西部、基层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李义丹说,今年天津大学在2013届毕业生中广泛宣传往届赴西部、基层、艰苦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典型事迹,组织学生赴江苏省参加村官工程的实习项目,提高基层工作在毕业生中的影响力。在2013届毕业生中开展通过‘求是奖’和优秀毕业生的表彰,奖励自愿到西部、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引导学生赴西部、基层、艰苦行业、重点领域就业,将自身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

  “到基层、西部、贫困地区就业的学生可能他们起步会比较艰苦,面对的环境比较艰苦,但是可能更能够锻炼成才,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李义丹说,现在的学生出生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对我国基层现实的情况不解不够,对国家政策的认识不够。我们希望学生到基层去,对我国现实有个正确的认识,将来在工作发展这样过程中会把握得更好。

  李义丹认为,像基层这样的一种就业趋向,是逐年在增加,将来一定会有更多学生到基层。“但是到基层不是他的最终目的,我觉得他们很多人可能还是要在基层中不断的成长发展。”他说,到基层就业的学生通过做最基层的工作来锻炼成长,使自己更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更加地符合中国的发展需要。基层还有很多边远地区特别需要大学生去到那个地方去建功立业。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52818;累计访问人数:8368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