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集系列情景剧《学堂故事》近期颇受舆论关注,有评论认为,它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媒介,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唤醒每个人心底良善。
一个“小皇帝”拍完《学堂故事》后,“会做家务、收拾房间和给妈妈倒洗脚水”的变化,回应了《学堂故事》拍摄的价值和意义,更对接和回答了人们所关切的一个问题:传统文化精华如何为今天所用,才能使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
教育承载着传承知识、承载价值、引领生活、追求理想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如今不少教育者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甚至把知识学习当成了教育的唯一环节。殊不知,只重视书本知识的精心传授,而忽视对人的培育,已经给孩子教育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此前不少沉痛的教训,都说明了这点。
《学堂故事》主演王劲松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先打造一个好人,再传授知识和技能,下一代的路会越走越宽”。然而,如今不少人想当然地把分数当成了衡量孩子的标准,忘记了“打造一个好人”的意义。
从社会教化的角度来看,《学堂故事》并不仅与孩子有关,也不只属于孩子。现实中,人们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习,忽视孩子精神成长,学习与做人失去了联系,与孩子的生命体验、成长失去了关联,把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变得机械化,弱化和淡化了孩子对做人的认识。《学堂故事》在无形中提升了孩子们对做人的体会,也改变着孩子对人生的认识,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育。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学堂故事》。文化传承,是任何一个有责任的个体都应承担的义务,谁愿意民族文化血脉被无端曲解和断裂呢?
传统文化具有一般单一知识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