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协会新闻

胡卫: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3-13 点击数:3626

本网讯(本网综合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卫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胡卫认为,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三线城市能力的重要基础。

胡卫指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撑起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等做出了不言而喻的贡献。2011年,全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较之普通教育和传统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还没有真正成为社会民众所普遍认同、主动选择的教育类型。

胡卫分析指出,一是鄙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从外部环境看,各种主客观素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仍不为人们完全认同。在招生上,目前高职院校是与普通高校一起招生的,通常在三本之后,即成绩不好的考生进高职院校。在就业上,一线劳动者与白领岗位相比,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具优势,就业环境与劳动强度处于劣势。选择职业教育往往是学生与家长的无奈之举,而不是自豪的事情。如何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从自身发展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实践中存在两个矛盾:一是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潜力与培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之间的矛盾,二是适应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功利性与着眼于学生的生涯发展、终生发展的育人性之间的矛盾。目前,中职与高职如何衔接及定位问题不够清晰,导致了中高职专业设置不对口,课程内容存在重复交叉的现象。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两难选择,使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摇摆不定。偏重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可能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上培养不足;偏重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则无法满足学生毕业就业的岗位需求。三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运行模式过于封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9年就提出职业教育在体制上必须是开放、灵活的,以学员的发展为本;在机制上必须建立劳工界与教育界的新型伙伴关系,建立相互协调的机制。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往往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定地点、定时间、定课程,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职教育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由于高职院校缺乏与企业、行业的深度、长效的合作机制,不了解市场、行业的最新业态,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达到企业用人的要求。四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待完善。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目录往往是沿用或从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目录稍加变化而来的,学术性较强,不能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这样的专业设置也无法与中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有效衔接,影响了中高职的协调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为此胡卫建议:

首先,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中初级技能型人才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不仅需要具备职业教育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而且需要具备高等教育的专门文化底蕴;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本行业前沿技术的新动态,而且需要具备职业发展的较强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种教育类型,育人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应该进一步明确区分中职与高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明确两者在专业理论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衔接与差异。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放式、合作式办学。采取更适切的措施,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长效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促进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兴办高等职业学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对于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高职院校,财政应给予专项补贴,以弥补其办学经费不足,鼓励和引导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市场紧缺专业,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

三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适时组织修改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目录,逐步以行业为条块设置专业。鼓励高等职业院校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建立多元的、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上,制定中职、高职不同专业的教学标准框架,构建中职、高职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复合性、多元性的课程体系。

四是严格就业准入制度,提高高职毕业证书含金量。采取切实措施严格就业准入,改变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未经职业培训的就业群体的无序竞争状态,提高职业学校证书的含金量,使企业招工能够依法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建议国家人保部门与教育部门紧密合作,联合开展分阶段推进就业准入的制度设计。可选择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先行试点,从关键性职业岗位着手推进,逐步建立全国范围内完善的就业准入制度。一旦职业教育与行业准入挂钩,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及社会待遇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的改变便指日可待。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5006;累计访问人数:6289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