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民进上海市委消息)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上海民进的政协委员们在备受鼓舞的同时,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黄震(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上海市委主委、上海交大副校长)
这次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到全国政协教育和医疗界别座谈,特别强调了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为学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从三个层面,重点破解三个问题,推进教育改革。
其一,在政府和管理者层面,往往将教育看成一个民生问题,这是对教育的片面理解,教育问题决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不仅是教育本身问题,教育改革,一定是一场社会改革。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要超越民生看教育,从教育是国家人力资源之本、教育是搭建未来社会结构基础的高度,去做好教育综合改革,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要求。
其二,在学校和教师层面,往往将教学看成就是知识传授,这是对教学的曲解,教育的价值不在记住一堆知识与数据,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做好学生的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学要超越知识传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要求。
其三,在社会和家长层面,往往将成才看成高学历,学历越高,人才越拔尖,这是成才观的扭曲,成才绝不只有“华山一条路”。教育就是要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最大限度开发他们才能的机会,要大力提倡“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成才观,弘扬“行行建功、处处立业” “条条大路通罗马”,加速我国从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转型,多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上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各行各业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
胡卫(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关心和重视。由于“刚需”的存在和市场特性使然,培训行业受资本裹挟所累积的系统性风险也在升高。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一直未停,但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改到位、改彻底”尚有距离,我觉得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做到“紧盯不放”,没有形成“共治”、“专治”、“狠治”、“长治”的局面。如不未雨绸缪、提前对症施策,一旦培训行业发生大的波动,难免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建议大力引导培训机构转型发展。一方面,要强化政府主导,鼓励和支持合规、适格的培训机构投身社会公益培训事业;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培训机构为全日制学校提供优质规范的教育资源,助推学校教育提高质量。同时,支持培训机构提供各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家庭教育等服务。教育、人社部门可鼓励培训机构为农民工、退役军人等人员提供服务;人社部门可依托“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在培训平台和数字资源遴选等方面,鼓励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等。
戴立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两条战线上,支撑着全球最大的教育体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我也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医卫和教育领域的问题非常熟悉,问得很细、很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解决这两个领域里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基本的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既要课内讲,又要课外讲,要和现实结合起来,通过中西对比,展示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了解教育的情况,提到分数是一时之得,我们更应当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生完美的人格的形成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教育的根本问题:为谁培养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方向,要把这个思想融入到我们的思想教育体系、知识教育体系和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他提到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党和国家始终高度关注,要从政治、情怀、思维、事业、自律、人格6方面培养教师队伍。对我们而言,这意味着更大的担当。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培养未来的优秀教师,着力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来夯实人民教师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支持。
倪闽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现场聆听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又感到责任重大。
听政协委员谈到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让家长也十分焦虑。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详细询问了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要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一抓到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感触很深,说到了我们心坎里。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怎样立德树人、帮助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让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做好年轻人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从迷惑当中走出来,这是一篇大文章。
更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委员们感到非常振奋,接下去投入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贡献,我们也充满了激情。
吴焕淦(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医疗卫生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此次抗击疫情我国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相比西方一些国家高下立判,是一堂生动深刻的思政课现场教学,是讲好中国故事、彰显制度优势的最佳素材。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将教育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十分关心,指出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并且要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保护,关心爱护,提高医务人员社会地位,我听后十分感动,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更有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还对中医药工作做出了特别指示,指出“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我将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为中医药振兴发展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