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中山日报消息) 12月18日,市长危伟汉前往三角镇,到中晟环境项目和迪茵公学进行调研。危伟汉强调,三角镇要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同时要强化服务配套,补足短板,扎实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
中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离子体气化熔融项目,采用当今国际上先进技术,主要从事工业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项目计划建设用地约105亩,拟分2期进行建设。全部建成后,中晟环境项目总处置规模超10万吨/年。危伟汉在现场向企业了解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及全链条废物利用的流程,结合中山目前工业危险废物的处理现状,与企业负责人就如何运营及发展方向进行交流,并与环保部门探讨项目带来的社会、环保效益,如何防止二次污染。
危伟汉指出,在工业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问题上,当前我市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短板。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突出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摸清固废危废底数,按照统筹规划、科学环保、标本兼治的要求,不断完善固废危废处置链条和相关技术路线,服务好工业企业绿色发展。
“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快乐成长,争做爱国奉献、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迪茵公学,危伟汉与师生亲切交流,勉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向上。迪茵公学由中山市民森教育投资创办,是一所中小学十二年一贯制全寄宿高端民办学校,未来预计可容纳在校生10000多人。调研过程中,每到一处,危伟汉都实地查看教室、食堂、图书馆等设施,详细了解了学校招生费用、办学规模、师资结构、教学质量及发展规划等情况。
危伟汉充分肯定了迪茵公学“厚德行远、爱国济世”的办学理念以及校董事会在办学、师资建设等方面所作的努力,对学校未来培育优质人才寄予厚望。他强调,要科学做好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加强统筹,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以公办教育为主体、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民办教育补充了公共教育资源的不足,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需求,相关部门要做到心中有数,清楚掌握“我市需要引入多少民办教育资源”“群众需要什么层次教育”,引导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希望民办学校明确目标,突出办学特色,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对每个学生、每个家庭负责,为中山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