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海致贺信,高德毅作报告,瞿均总结讲话

本网讯(马开年、刘荣飞报道)由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上海远驰专修学院共同主办的“区域民办教育制度创新论坛”11月17日隆重举行。上海市政协常委、市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李宣海特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高德毅出席并作主题报告。市人大常委、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瞿钧出席会议并作会议总结。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胡卫、市教委民办教育管理处主持工作副处长何鹏程、上海远驰专修学院董事长兼院长吴涛分别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词。
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佘国平,上海市教科院党委副书记陆勤,上海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李蔚、研究室主任赵宁、基教处调研员朱蕾,上海教育督导事务中心主任朱坚,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月民、副会长黄清云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副所长唐晓杰、党支部书记何金辉,以及来自陕西、浙江以及本市民办教育界的专家、学者12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会议。
李宣海在贺信中首先代表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市民办教育协会,并以个人名义,向论坛主办方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参会代表致以亲切问候!李宣海指出,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努力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是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度肯定民办地位之后,党的纲领性文件对发展民办教育所做出的又一重要部署。加之教育部此前发布的二十二条意见,可以期待,我国民办教育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李宣海衷心希望本次论坛围绕民办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就如何深化民办教育体制的改革,优化民办教育制度的环境,促进民办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区域民办教育制度创新论坛分“开幕式与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和“交流互动”等三个阶段。胡卫、何鹏程和上海远驰专修学院董事长吴涛先后致辞。
高德毅以“分类扶持,依法规范,内涵发展,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民办教育体系”为题作主题报告。他从上海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上海民办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十二五期间上海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思路和重点举措等三大方面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他指出,民办教育丰富了上海教育生态,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多样教育资源的需求,是上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高德毅说,近年来,上海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层次多样,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逐步提高,为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华围绕“区域民办教育制度创新的进展及前景”作了报告。
在“专题报告”中,陕西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维民、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德忠、上海市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分别从“陕西民办教育新政的特点与亮点”、“地方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苏浙沪民办教育政策的比较与借鉴”和四部教育法规修改涉及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条文修改的建议作了报告。
“交流互动”,台下台上一问一答,就修法合法性、异地高考等问题进行大会公开解答。
市教科院、市教委发规处、市教育决策委员会有关同志陆勤、李蔚、佘国平等嘉宾对论坛活动进行了点评。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瞿钧作总结讲话,他说,今天的论坛开的很成功,主题是区域民办教育制度创新。大家围绕“创新”从不同角度开展讨论,这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联系民办教育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为落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具体行动。
瞿钧指出,民办教育是伴随着人民群众的需求发展而发展。不可否认,随着民办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改革的深入,民办学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瓶颈问题。主要是法人属性不明晰,政策难以真正落实;公益性民办学校财政资助不健全;民办学校教师权益得不到保障;民办学校自主权没有有效落实以及以法人诚信办学的体制尚未建立等。瞿钧指出,我们只有通过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国情和市情,抓住上海教育改革综合实验区的有利契机,围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大目标,发挥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解决问题。
市民办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唐晓杰主持了“开幕式与主旨报告”阶段的议程,市民办教育研究所党支部书记何金辉主持了“专题报告”和“交流互动”两个阶段的会议议程。
本次论坛主题切中当前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问题,到会领导专家层次高、报告精彩,论坛组织形式生动活泼,受到了与会人员的普遍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