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教育划拨用地引争议,北京一民办国际学校被下令停止招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3-29 点击数:8692

 

     教育划拨用地是否可以建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公立班能否满足居民对优质公办教育的需求?面对教育用地引起的争议,如何保障办学者和已入读学生的权益?近日,一起因教育划拨用地上建国际学校和商超酒店等机构引起周边居民不满的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教育划拨用地被商用,急坏家长

    据调查,北京市朝阳区北五环仰山桥北有19个小区,居民超过8万人,原本设计规划中有两块教育用地,分别位于朝阳区仰山路和拂林路交叉路口西南侧、东南侧两处。

    早在20042005年,北京市规划委批准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显示的建设项目名称分别为,北苑北辰居住区中学(A西-2)北苑北辰居住区A区中学A1区)教学楼等。

而令人费解的是,“A西-2原本早已建好了宿舍、食堂等学校配套设置。但记者调查却发现,该区域一直被酒店、餐饮、美发等商业机构所占。“A1是一所名为力迈中美国际学校(以下简称力迈中美)的私立学校。

日前,该居民区配套的小学即将迎来第一批六年级的小学毕业生,而附近的教育划拨用地上却无公立学校可上,让家长头疼不已,于是把相关情况反映到了教委。

    去年12月在一篇题为《北京朝阳某教育规划用地被商用十余年,校方与教委已经启动协商解决方案》文章中,顶思介绍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引入市级示范校,力迈中美停止招生

    近日,针对家长的诉求与问题,教委相关负责人向周边业主们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满足地区适龄儿童对优质公办教育的需求,经与力迈中美学校协商,学校同意腾退东区1-4层,用于举办公办学校。

    教委按照高标准改造后,有独立的办学空间和办学区域,包括校门、运动场、教学区、报告厅、会议室等。

    选派区域内市级示范校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举办公办学校,校名为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奥运村初中部校区

    力迈中美学校今年起将停止招生,校园内现有的数百名学生仍可在学校就读。

学校表示依法办学,进退两难

    学校方面表示理解家长的诉求,但作为办学者也有很多苦衷,学校工作人员向顶思表示:

    我们是在2002年作为优质教育品牌,为提高朝阳区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而被引进。为弥补教育经费不足,那时的政策是鼓励民办学校使用小区配套校舍办学的,当时北辰绿色家园还很荒芜,所有校区从勘探设计开始,都是由我们一砖一瓦建设而成,我们因此依约获得校区50年使用权。

    2003年开学至2012年,我们已经承担两千多人次学生的义务教育,未用及国家任何相关补贴;2012年,为顺应政策变化、也为更全面解决绿色家园孩子们义务教育,我们把B区一所1万多平米的校舍校区交还给教委举办公立校,同时我们也放弃了D区校区的建设权和办学权。

    我们在国内从事民办教育24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在朝阳区绿色家园的力迈中美学校也已16年,我们一直依法依规办学,在承担了小区义务教育基础上,引入国际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质量,逐渐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也荣获过优秀民办学校称号和十佳国际学校等荣誉。

现社会发展政策变化,居民有对公办学校的需求我们也理解,只是这份需求不能全压在一家民办学校肩上;诚挚希望大家也能理解当初我们来到这片空地上投入建设创办学校的艰辛不易,帮助我们优化环境、兼顾和维护我们以及在此就读的孩子们的权益和稳定。

教育用地新规,办学者该如何应对?

    据悉,一般学校的土地来自三种不同类型,包括教育划拨用地、 教育出让用地及租赁用地。而司法部政府网上2018810日公布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的起草说明中指出:划拨供应土地等只适用于非营利性学校,突出鼓励举办非营利性学校的导向。

有分析人士指出,营利学校所用土地需为教育出让土地,而从划拨土地转为出让土地就需要补回其中的差价,而当中的差价最大可达三倍。

    2019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城镇小区严格依标配建幼儿园,小区配套幼儿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并要求20194月之前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

    这样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了教育用地正确使用途径,从而切实缓解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真正解决教育用地被侵占的问题。

    附近居民也表示,并不想赶走力迈中美学校,但是附近没有优质公办中学确实令人难以接受。面对稀缺的教育用地资源,满足居民对优质公立教育的需求和提供选择性的国际教育服务,成了非此即彼的选择。

    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如何保障民办教育者依法办学的权利,以及现有在校生的学习环境,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亟待各方共同解决的问题。

巴山 顶思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43211;累计访问人数:84763144